苏家其他姑娘都见怪不怪,稀松寻常。
但苏华玥头一次碰到,难免有些担心。
多婵把化了药丸的水拿来,和桃红一起伺候苏华丹服下。
好一会,才止住咳嗽。
“叫妹妹担心了。”苏华丹顺了气,起身拉着苏华玥到荣宁郡主旁,“是呛到了,不碍事。”
在荣宁郡主旁边坐下,另一只手拉着苏华玥坐在她另一边。
变成她和荣宁郡主在中间,曹嘉瑶和苏华玥在两边。
“心眼多。”看了全程的苏韵娅气得咬牙,竟就这么坐下了。
被抢了位置的苏华玥在心里告诫自己,往后和苏华丹少接触,免得一不小心就咳得天昏地暗。
和苏华玥不一样,荣宁郡主和曹嘉瑶都一眼看穿苏华丹的用意。
只停了一瞬,又接着先前的话题说下去,讲到做香珠,“改天叫她下帖子,”曹嘉瑶指着苏华玥,“咱们来她院里。”地方大。
“行啊。”荣宁郡主点头。
俩人都没和苏华丹说话。
被点的苏华玥也点头,“外头搭个葡萄架,在葡萄架下制。”
见又聊起别的,苏华玥就起身去招呼茶水,她是主人,不需要一直陪着。
等苏华玥一走,苏韵娅顺势坐到曹嘉瑶身边的凳子上,就变成荣宁郡主和曹嘉瑶在中间。
偶尔苏韵娅插进去几句话,苏华丹没说话,她怕一开口就泄气,自己能感觉到现在不舒服。
坐了一会,荣宁郡主请辞,“晚些又劳烦些。”
对荣宁郡主太阳落山后不敢在外头有所知晓,苏华玥只开口挽留了一次,便和曹嘉瑶一起送她出门。
“记得喊我来做香珠。”上马车前,荣宁郡主拍了拍苏华玥的手,又和曹嘉瑶点头示意。
“就等着我的帖子吧!”
曹氏又派了一队十二人的护院送荣宁郡主。
按理,苏满季从前一个从五品官员,现在正五品户部郎中,能有二十四人的护院。
但这个人数不好说,若是把府里的管事、小厮算上,实际远超这个数。
送走荣宁郡主,回翠微园的路上,曹嘉瑶问起苏韵娅和苏华丹,“可是给你使绊子了?”
“那倒没有,”苏华玥叹气,“就是我祖母常给我娘立规矩。”不过现在也好了,搬出来住,每三天去苏家请一次安,府里事多,也有借口回来。
“那便好。”
用过晚膳,先送曹舅父,苏家各房也各自坐马车回去。
回了翠微园,正好和出来的苏韵娅碰个正着,头也不回地回了东厢房。
丈二摸不着头脑的苏华玥摇摇头,“将东厢房收拾一番,若是碎了碗碟,就报给娘亲知道。”
接下来的日子,苏华玥一心扑在搭葡萄架上,在翠微园的西南角搭一个架子,种上两棵葡萄。
架下放一套石桌凳,又在南面和西面、北面围着做了美人靠,人多也有地方坐。
期间去了二房的新居力弯胡同温居,回来又盯着继续搭架子。
在去三房的吉祥胡同后,葡萄架也搭好了。
就给荣宁郡主和曹嘉瑶写了帖子,曹氏派人送去。
到了日子,苏华玥一早就准备好了茶点,又洗了些瓜果。
香粉都是曹嘉瑶带来,三个小姑娘在翠微园做香珠。
“咱们做失败的,就装到香囊里,也不浪费。”曹嘉瑶把香粉一盒盒拿出来。
香囊挂在腰间或者在帐角,都可以。
“那是不是还能做成挂饰?”荣宁郡主拿着曹嘉瑶制好的香珠摊在手心看。
“是呀,”苏华玥凑近端详,“璎珞上也可以坠。”
“做成玉佩模样,也能挂在腰间。”
“扇坠也可以!”
“又好看,又香,还能驱虫醒脑!”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天马行空起来。
“最重要的是主香,”曹嘉瑶指着两个罐子说,“决定了整体香调,这是沉香和檀香 ”
又指着其他几个罐子,“再是定香,能延长留香时间,最后的引香,就加有其他功效的,比如薄荷,提神醒脑。”
絮絮叨叨说了一通,剩下俩人忙着掀盖子闻,都没听曹嘉瑶在说什么。
“我这有几个香珠方,沉香粉三钱、绿奇楠粉一钱、榆皮粉半钱,再加些引香,便成了。”
和泥,醒泥,压泥。
最后是搓圆,趁还湿软,用牙签通个孔洞,后期就能串绳。
还做了各种环环佩佩,串成各种配饰。
阴干三五天后,就能来做珠串。
回去时,曹嘉瑶叮嘱,“记得一天换一块湿布,省的开裂。”
“我记得的。”
五天后,苏华玥又给荣宁郡主和曹嘉瑶下帖子,香珠已经硬挺,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拿砂纸打磨抛光,穿孔系绳。
香珠很完美,香配都很脆,不结实。
“咱们改天拿蜂蜡来试试,肯定结实。”曹嘉瑶捡着碎了的香配观察。
这些碎了的,和不成形的香珠一起,再次碾碎,装进香囊里,也不浪费。
挑着做了三串香珠,苏华玥央曹氏给在江南承应书院上学的苏华琅送去两串,并三个香囊。
剩下的一串,给还在同州的孟时娴送去,也还送了三个香囊。
香囊都是白露做的,标准的蜀绣。
还各写了一封厚厚的书信。
用匣子装起来,“娘,要快些!”
“知道知道。”曹氏拿了立刻派人拿去威严镖局,往江南送去。
用改良后的香方做成香配后,又给苏华琅和孟时娴送了两块。
怡平长公主的熙园也收拾妥当,女学也临近开学。
原本京城的世家都不太关注,觉得就是办了个闺学。
只是太后亲赐的熙园牌匾,又亲自写了女学闺训,在熙园展览。
雕刻成石牌,立在熙园门口。
揭幕时,皇后娘娘亲自到场,和怡平长公主在熙园内逛了一圈,各个教学场所,都是皇后赐名。
这才叫世家们重视起来。
天下最尊贵的两个女人重视的女学,那家中女孩必定要去。
原本门可罗雀的女学,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早就拿了名额的苏华玥和荣宁郡主,被怡平长公主派了差事,“将答卷都看一遍,字迹工整、语句通顺的筛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