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直到王嬷嬷那肥硕的脑袋垂落下来,彻底没了呼吸,梅姝才抬手,命人停下。

“此间事了,我也该回去交差了。”

“梅,梅掌制慢走。”

郑氏强装镇定,险些连表面上的风平浪静都维持不住,垂着眸,只想将这骇人的送走了。

梅姝点了点头,却并未离开,“今日发生的事,本官会如实回禀,至于你,等乔侍郎回了府,想来该知道如何处置。”

郑氏双腿一软,险些跌在了地上,还多亏身边的柳枝及时扶了她一把。

“乔娘子,今日我险些来晚了,让你受惊了。”

梅姝抬手拂过乔予眠垂落在耳边的碎发,轻轻地帮她别在了耳后,眼中多了几分柔和的意味,虽仍冷着一张脸,却不似刚才那般吓人了,“我要先回宫复命了。”

“我送送姐姐。”

“娘子留步,今日受了惊,且回去好生歇息吧。”

梅姝不是拖泥带水的性格,说了不必送,这便带着女吏们呼啦啦的离开了。

却不知,在她离开后,她口中的娇娇娘完全变了一个人。

女子迈着轻缓的步子,扫了眼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人,又看向那还未晃过神来的郑氏。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滋味儿,可还好受吗?”

“乔予眠,你少得意!”

郑氏狠咬牙关,心中却是大骇。

乔予眠本和她那个死鬼娘一样,都是直性子,根本不知变通,究竟是何时竟学会了装可怜扮柔弱。

甚至能让梅掌制亲自来跑一遭给她撑腰。

“别以为这次董贵仪帮了你一把,下次她还会给你撑腰,在娘娘们眼里,你不过就是个无聊时逗闷子的蝼蚁,今日叫你活了,明日挥挥手,你别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郑氏冷笑着,“我实话告诉你吧,老爷已有意让我执掌中馈,至于你,乔予眠,你一日未嫁人,就得老老实实的在乔府待着,我劝你给我安分点儿,不然,我保证你往后的每一日都生不如死。”

乔予眠神色淡淡。

自郑氏母子三人进府那日,她便早有了觉悟。

父亲对郑氏母子三人那没来由的愧疚,早晚会成为她的催命符。

前世,她听娘亲的话,住在栖院,偏安一隅,不争不抢,只求一世安稳。

可最后这些人还是不肯放过她。

既然良善乖巧便要注定要被人欺负侮辱,那她便如郑氏所愿。

她既要争!

又要抢!

这府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母亲的心血,郑氏休想染指半分!

“姨娘有空儿在这儿威胁我,不妨想想,今日之事该如何与父亲交代吧,毕竟......”

“比起你,父亲最看重的还是他自己的名声,不是吗?”

“你!”

郑氏憋了一口气,命人带上王嬷嬷的尸身,怒然而去。

乔予眠在后头缓声提醒,“您可莫忘了,这恶仆的尸身是要扔去乱葬岗的。”

话落,只见郑氏肩头剧烈的一起一伏,走的更快了。

***

这厢。

梅姝回禀完,自御书房出来,脸色却有些古怪。

方才她禀报时,陛下从头到尾连头都没抬一下,末了也只说了句知道了,便让她退下了,与今晨急召她的,分明是判若两人。

当今这位的心思,果真是最难猜的。

“掌制,乔三娘子看上去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不明白,您今日为何待她那般恭敬啊。”

往日里梅掌制便是见到了淑妃娘娘,也只做寻常,不假言辞。

今日却怪了,女史很是疑惑。

梅姝闻言,立于白玉阶上,仰起头,望着这皇城湛蓝的天。

问及身边女史,道:“陛下登基三年有余,你见过他紧张过什么人吗?”

女史想了想,摇头,“未曾。”

梅姝迈开步子,一步步跨下长阶。

是啊,她也从不曾见过。

偏生,今朝出了个例外。

陛下登基三年有余,后位空悬。

却也未见哪位娘娘能诞下子嗣。

谁能率先诞下皇长子,便有机会入主中宫。

成为她未来要效忠的主子。

偏生,乔侍郎府上,一个不受宠的嫡女。

勾起了帝王的心思。

这样的人又怎会是寻常之辈,因此,即便乔予眠最后未成为宫妃,梅姝也愿意与之结交。

却不知陛下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遑论梅姝猜不出,便是自小跟在谢景玄身边伺候的徐公公,这会儿也是满头雾水。

“陛下真要去棋山?”

这棋山别苑雅会原是为才子们吟诗作赋而设,除却今科举子,文人雅士外,京中的公子小姐们也会被邀请去参加,今次雅会便是在五日后,以往陛下从不会亲临的。

谢景玄合上一本已批的折子,“朕去不得?”

“不是,不是,老奴不是这个意思。”

徐公公紧着解释,末了,小心翼翼的瞧了眼谢景玄的脸色,“陛下,您不会是为了见乔三娘子吧?”

“啪嗒。”

御笔被重重撂在折子上,也不知是哪位爱卿的折子,被墨水污了一大片的字迹。

徐公公觉得自己又要完了,他真是多嘴。

“朕是不是太过惯着你了。”

“诶呦,老奴错了,老奴掌嘴。”

徐公公苦哈哈的,抬手给了自己一嘴巴,结果换来一声冷哼。

“她有多大的面子,让朕拐弯抹角的去见,朕去,不过是想看看此番中举的举子们都是何做派,跟她没关系,知道了?”

“是是,老奴知道了。”

陛下都一改往日作风,不吝向他解释这么多了,徐公公哪还敢说旁的。

“知道了还不滚下去准备?”

徐公公圆润的滚了,留下谢景玄一人,望着折子上那一道墨迹,微微眯起眸子。

她的确很会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