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棋山别苑传说乃是当年大虞开国皇帝专为宠妃所建。
冬暖夏凉,景致宜人,乃是夏季避暑的好居处。
此间里正是秋雨连绵的季节,别苑中的金桂与银桂开的正好,如树上挂了香气宝瓶,甜丝丝的味道萦满园。
往常里,雅会更随意些。
新科举子品诗赏文,谈天说地,而娘子们则是又各自聚在一块儿。
各家的夫人自然也是要来的,却不是为了谈天,而是为了来瞧瞧这新科的举子,榜下捉婿未寻到那称心如意的,这一次借着雅会,夫人们自然是不会错过这为女儿择一位前途光明的好夫婿的机会的。
乔府女眷来时,这后园中正热闹。
远处四角的亭中,苏家的二娘子挽着母亲的手,被一众娘子们簇拥着,有说有笑。
苏家二娘子是都察院左御史家的千金,她的母亲是南阳叶家的嫡女,身份贵重,身边自是不乏人主动上前攀谈的。
眼下乔府的女眷跟着入了园,虽都是花儿一般的姿容,但这园中多得是世家贵女,年轻貌美的娘子个个笑颜如花,她们来了,也只得了那不经意的一眼,就如一颗小石子儿打落在了池塘里,未兴起一点儿的波澜。
倒不知是否是乔予眠的错觉,她总觉得苏家二娘子的眸子,总是有意无意的落在自己身上,可等她望过去时,却又自她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因着陛下亲临,这一次雅会的规制与往常大不一样。
众人在园中游赏了一番,等陛下来时,已是巳时三刻了。
新帝一出现,园中一众人具都噤了声,依着座次回到了席面上,虔敬叩首,山呼万岁。
乔予眠亦在其间。
当男人踏着黑靴,迈着沉稳建气的步伐自她身旁经过时,不知是不是乔予眠的错觉,她总觉得有两道视线落在了自己背上,那人......似乎是微微停了一下。
不过一切都只是转瞬之间的功夫,想再探究,已是寻不到了。
乔予眠起身坐回到软垫上时,上首,珠帘落,已是遮住了帝王威严而又俊美的面容,叫人瞧的不慎真切。
皇帝左右手边,各伴着两名宫妃,其中一个,乔予眠是认得的,正是那日她见到的那位董贵仪,此刻董贵仪坐的身形挺直,看上去十分得体。
而那左右边靠近着皇帝的那一位,身材丰满而匀称,着一袭大袖木槿花水蓝色宫装,头上斜簪着一朵新摘的木芙蓉,眼尾弧度微微上挑,唇瓣嫣红,勾出一副艳丽动人的面容来。
“那位可是是淑妃娘娘。”
“三姐姐可真是活腻歪了,敢盯在娘娘身上看,小心待会儿你那对眼珠子被挖下来泡酒了”
耳边嘲讽的声音响起,掺杂着一股子恶毒。
原来这位就是传闻中的淑妃,果真当得起国色天香这四个字。
乔予眠想着,微微转过头去,声音不高不低地警告道:“这里不是乔府,五妹妹可要谨言慎行,不若,你这粗鄙无礼话待会儿叫人听了去,丢的是父亲的脸面。”
“你!”
乔嫣的脸上一阵红搭着一阵白。
她竟敢说她粗鄙无礼,简直是要气死她了,“乔予眠,你等着!”
乔予眠转头,不欲继续搭理她。
她的视线落在了那稍远处些的,举子们的席面上。
一众青衫举子间,有一人,格外的出挑。
那人青白衣衫,便只是这最简单的儒衫,因着他脊背挺拔如青松,躬身行礼时,自带一股儒士风范。
那正是她今日来此的目的。
记忆亦被勾起。
嘉懿三年,一位惊才绝艳的探花郎横空出世,此人姿容风流,温文尔雅,年纪轻轻已有大儒风范,前世,此人得陛下重用,不过而立之年便官拜宰辅,风光无两,足见此人之手段才干。
前世这个时候,乔予眠的名声已经很差了,连这雅会,父亲都是不许她参加的,她不曾见过这位探花郎的风姿。
如今得见,乔予眠眸中划过惊艳之色。
谢景玄望过来时,正看到了这一幕。
隔着珠帘,顺着她眸子所注目的方向望过去,正是那一群举子所在的席面上。
男人的手,搭落在椅上,有一下没一下,轻轻地点着。
在谢景玄的角度看过去,是看不到乔予眠究竟是在看着谁的。
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那一群举子里头,有她在意的人。
谢景玄什么也没做,只是神色有些冷。
徐公公站在边上,只觉得这秋日里头,寒风萧瑟。
淑妃脸上仍是带着笑的,只是袖下的手死死地捏着秀帕,脸上得体的笑容中,多了几分不由心的僵硬来。
终于,在女子收回视线的瞬间,皇帝陛下开了口,“今日雅会,你们无需拘礼,寻常时候是什么样,便是什么样就好。”
“是,陛下。”众人齐声应和。
可陛下这么大一个人就坐在那儿看着,叫人又怎么敢忽视得了呢。
正在这时候,不知是哪位举子先向皇帝提议,说是不妨吟诗作画,煮酒烹茶且为乐。
谢景玄倒也不拘,大手一挥便准了。
淑妃见了,笑着软声撒娇道,“陛下,只是寻常吟诗作画多没趣儿。”
“不如叫这些才子姑娘们比一比,若是谁能更胜一筹,陛下给个彩头可好?”
这嗲嗲的调子,听的人心都要化了。
可惜,谢景玄是块石头。
谢景玄神色如常,目光始终落在帘外那一道倩影上,开口,“那便依淑妃的意思,朕也想看看你们的本事。”
乔予眠徐徐地望过去,正隔着珠帘,与男人四目相对。
陛下的眼神过于赤裸裸,也过于摄人了,乔予眠只觉得心口的位置发麻。
她讯速地,甚至有些僵硬地别开了视线。
她猜不透他的心思。
身边既有国色天香的宫妃美人作陪,还有他喜欢的董贵仪在那儿。
他还看她,又是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