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香港,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霓虹灯的虚假芬芳。赵妈妈站在林家智能别墅顶层的控制室内,凝视着手中的最新监控录像。
那个叫张磊的厨子。
尽管赵妈妈在这栋价值数十亿的别墅里生活多年,每天接触的都是最尖端的科技设备和最完美的智能家居系统,但此刻屏幕里展现出的画面让她皱起了眉头。
这是张磊最新综艺《厨神争霸》一期节目的录制片段。赵妈妈调出幕后花絮画面,原本是查看最近录制的进程,却不经意间注意到角落里一个被模糊处理的电话画面。
仅仅五分钟左右,那个被处理掉的画面出现了四次,而接听的一方看起来像是张磊本人——尽管声音未完全被捕捉到。
「这有什么特别之处?」赵妈妈喃喃自语,手指在空中快速划过,调动起更多数据进行分析。
虚拟信号干扰技术?阻断器?加密通信?
这些概念让她既兴奋又困惑。作为林家大管家,她确实拥有接触顶层机密的权限,但这已远超她的工作范围。更让她不安的是,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成了她控制室内数十亿设备的背景噪音。
凌晨两点,赵妈妈向新近创建的私人通讯组发送了分析结果。这个通讯组包括她个人控制权内的四个林家核心成员。
「有趣的技术突破。」周三的回复简短而精准,他显然是林瀚宇的第一助理,总是这样惜字如金。
「 interfering signals are challenging to trace,但也不是完全不可阻挡。」林瀚宇本人在五分钟后的回复显得过分冷静,与他的身份反差极大。
赵妈妈盯着屏幕,内心涌动着一种危险的兴奋。她本想就此打住,却被打开的一线光亮勾起好奇心。
「为张磊考虑,他大概需要一些...指导。」
她微笑着补充道。
信息在加密通道中消失,没人想到它会以这种方式发酵。
不经意间,这股「帮助」来到了张磊近前。
最初是手机收到一条奇怪的确认码提示,不是《云厨神》节目组也不是林氏集团,而是一个私人来源发送的、语焉不详的DIY防干扰指南。紧接着几天,各种看似偶然却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开始出现在他身边。
张磊盯着重新搭建的厨房设备,眼前却被更真实但也更危险的画面打断。
在第三次《厨神争霸》录制中断休整期间,他在更衣室意外拒绝了赞助商过度热心的「试吃」邀请。回过头来,他的社交帝国依然在扩张。
万人打赏的数字背后,是机器智能算法精准计算出的口味偏爱,是资本对内容流量的极度饥渴。
他走出更衣室,发现张琳和陈健紧紧跟着,张琳的目光小心翼翼,却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磊哥,那个人的态度...我感觉不可理喻。」她低声说。
仓库区的充电站一次可以给十部手机充满电。
深夜十一时,张琳的坚持让张磊打开了预约密码。他并不完全理解这条消息的细节,但他能够感觉到一种危险的窥探正来源于他手机那看似完美的表面之下。
回到临时住所,已经是凌晨两点多。视频通话那头,是张琳关切的眼神。
「你在干什么?」她关切地问。
张磊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复展示着翻新后手机系统的异常反应——屏幕上显示的信号强度数值像心跳一样跳动。
「或许...我是该试一下。」
这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并不像欺骗,更像是自保。几天来的情绪低落让他的性格边缘稍显暴露。
张琳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清晨,在租赁公寓狭小的起居室内,张磊第一次尝试了利用改造手机绕过NFC信号的伎俩。他安装了一个未经官方认证的AR应用程序,这是他从一个黑客朋友那里得到的实验性软件。
他故意在手机周围循环播放不同频率的电磁脉冲,同时监测手机反应。起初实验似乎毫无起色,直到他突然将变量加入INQ微型蓝牙干扰发生器...
「计时器倒数,」他的目标屏幕上显示,「三、二、一,信号被切断,已接送视频通话请求……」
他惊呆了。小小的机器成功干扰了监控设备,掐断了一条潜在的尾巴。
窗外,清晨阳光初现时,张磊站在厨房水槽前,第一次体验了并不完全依赖他人判断的食物判断过程。通过一个小型专用摄像头和机器学习模型,他可以直接从参数中还原食物的精确成分。
夜色正好,城市的灯光在远处闪烁。这天下午,林瀚宇难得召集了媒体人员,至少数个真正的朋友。这是一个精心编排的时刻,地点设在林氏最新开幕的主题餐厅。
张磊被请来了,这也是他的要求。他想亲眼看看前面几轮舆论轰炸后,这些所谓上流人士的真实反应。
但注定与他的预期不同。当《云厨神》团队的宣传车刚刚驶入园区,林瀚宇的父亲病发入院的消息被爆出。这是后续报道中的「意外插曲」。
张磊看着林瀚宇在短暂的震惊后,轻松而坚定地接掌了局面,安排医护人员入场接受采访。那种毫不掩饰的政治手腕,让习惯了被单纯消费的人们措手不及。
「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权力游戏?」张磊在节目录制候场间私下对张琳说道。
屏幕上的其他人似乎不能接受这个转折,尤其是某些资本方高管。一个掌控全局又不失亲和力的形象正在被刻意塑造出来。
然而讽刺的是,就在随后菜品展示环节,精心编排的展示被张磊的技术失误所打断——厨房智能系统识别错误两种接近但不同的调料组合,造成一锅菜浓度过高和一锅味道欠奉。
这才是真实世界不可控的部分。
这天晚些时候,林瀚宇第一次自己找到了张磊,不再通过助理沟通。他在通用机器人舱看到张磊手忙脚乱调试曾遭受干扰的设备,展示他新发现的技术突破口。
那双戴着黑手套的手有些颤抖,但不出意外地,他的致辞被所有人接受,并接近成为舆论高潮。
不久后的一个夜晚,张磊在后台翻查节目素材时,突然发现端倪。
他在第七期节目的某一镜头中,意外捕捉到了自己手机屏幕上的异常波动,一种不同寻常的多功能入侵软件感染标记。
第二天,一本黑客杂志发布了一个被标记的程序,声称从「最新AR漏洞」入手,深入虚拟系统,有望创造一场技术革命。评论区里,几个ID神秘的高权限用户已经在讨论这种系统的来历。
张磊立即意识到,自己是焦点,一个可以理解为「猎物」的焦点。
当他在官方社交平台给出节目片段寻找裁剪意见时,一个神秘ID称为「夜枭」的年轻人回复了他。
「我可以帮你搞到被限制的访问权限,」那条消息听起来并非出于友好,却传递着一种莫名的理解。
那一刻,张磊感到某种合适的连接在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
「听起来像是你愿意打破规则,」他回复道,下意识发送了几个只有他和好友认可的虚拟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