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费告急:从“印钞机”到“丐帮”
“卷卷のSCI印钞机”刚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就撞上了第一波寒流——经费审批单被阎正明卡在了手里。
林卷卷拿着签了一半的单子,在行政楼跑了三趟,得到的回复都是“阎教授说你们的项目预算有问题,需要重新评估”。而实验室的液氮罐已经见底,培养斑马鱼的专用培养基只剩下最后一瓶,连最普通的EP管都快不够用了。
“这老狐狸就是故意的!”林卷卷把审批单拍在桌上,气得直转圈,“我们的预算明明比赵宇那个‘水论文’项目合理多了!他就是见不得我们进度快!”
江砚正在给胚胎样本做标记,闻言动作顿了顿:“我去跟他谈。”
“别去!”林卷卷拉住他,“你上次去找他要超算资源,被他阴阳怪气堵回来的事忘了?跟这种人讲道理,不如给测序仪唱《征服》有用!”
江砚皱眉:“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实验停摆。”
林卷卷眼珠一转,突然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办法嘛……山人自有妙计。你等着,我去去就回!”
半小时后,林卷卷抱着一摞EP管和两瓶培养基回来,身后还跟着个计算机系的师兄:“卷卷,你要的GPU算力我给你挪了两个小时,够不够?”
“够够够!师兄你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林卷卷把东西放下,转头对江砚眨眼睛,“看到没?这就是‘代码换资源’计划!”
原来她刚才跑去找了计算机系的教授,帮他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深度学习模型优化问题,对方不仅派师兄送来实验耗材,还答应共享部分算力资源。
江砚看着她额角的汗珠,又看了看那堆“来之不易”的EP管,眼神复杂:“你……”
“别感动!”林卷卷拍他胳膊,“这只是第一步。阎王爷想断我们粮草?我就把全校的‘粮仓’都串起来!”
二、仪器争夺战:社交牛逼症的胜利
经费危机刚缓解,仪器使用时间又被卡了脖子。
细胞房的共聚焦显微镜是完成时空图谱成像的关键设备,江砚提前一周就预约了周五下午的时间,却在当天早上收到通知:“阎正明教授临时需要使用,你的预约被取消。”
“太过分了!”林卷卷刷着预约系统,气得想摔手机,“周五下午是最佳成像时间,斑马鱼胚胎的活性最高!他早不用晚不用,偏偏选这个时候!”
江砚看着培养箱里已经准备好的样本,脸色沉了下来。这些胚胎从受精到发育到现在的阶段,整整耗了三周,错过这次,又要等一个周期。
“我去协调。”江砚转身就要走,却被林卷卷拉住。
“等等!”她掏出手机,快速发了几条消息,然后神秘一笑,“不用跟他抢,我有备用方案。”
下午两点,就在阎正明带着赵宇得意洋洋地走进细胞房时,林卷卷正和基础医学院的李教授在另一间实验室里调试显微镜。
“李教授,您这台老显微镜虽然型号旧了点,但我给它写了个图像增强插件,效果不比共聚焦差!”林卷卷边操作边说,屏幕上的胚胎图像清晰得连细胞骨架都能看见。
李教授笑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小林啊,你这技术真是绝了!上次给我解决了病理切片的自动分析问题,这次又帮我盘活了这台老古董,以后我们实验室的仪器,你想用随时来!”
原来林卷卷早上联系了几个相熟的教授,得知基础医学院有台闲置的老式显微镜,就立刻赶过去,用代码给显微镜“升级”,硬是把它改成了能满足需求的“低配版共聚焦”。
江砚站在一旁,看着林卷卷熟练地和李教授讨论参数,看着她用几句玩笑话就敲定了后续的仪器共享方案,突然觉得,这姑娘的“社交牛逼症”,在关键时刻竟成了最锋利的武器。
“走吧,江博士,我们的‘低配版’实验室开工!”林卷卷冲他招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自信得闪闪发光。
三、谣言粉碎机:代码侠女的口碑战
阎正明在仪器和经费上没占到便宜,开始动起了舆论的歪脑筋。
校内论坛上突然冒出几个匿名帖子,声称“江砚团队的时空图谱项目存在严重数据造假,用计算机算法伪造细胞动态变化”,甚至有人贴出了几张模糊的“证据”照片——那是林卷卷的“印钞机”在处理数据时的界面截图,被刻意曲解成“伪造数据的后台”。
“这群人真是没下限!”林卷卷刷着帖子,气得手都在抖,“我们的代码都是开源的,数据记录清清楚楚,他们怎么能这么造谣!”
江砚的脸色也很难看。科研圈最忌讳的就是“数据造假”的指控,一旦传开,即使最后澄清,也会留下污点。
“别慌。”江砚按住她的肩膀,“谣言止于智者,但我们需要主动出击。”
林卷卷深吸一口气,突然打开直播软件:“既然他们说我们造假,那我们就开直播,现场演示数据处理流程!”
她把镜头对准“卷卷のSCI印钞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大家看,这是原始测序数据,每一个碱基都有质量值标注;这是我们的预处理模块,所有参数都是公开可调的;这是最终的时空图谱,大家可以看到它和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结果完全吻合……”
直播间的人数瞬间飙升,弹幕刷得飞快:
“前排围观代码侠女打假!”
“这流水线也太透明了吧?造假能做成这样我也认了!”
“对比了一下原始数据和结果,逻辑链完美闭环,黑子可以闭嘴了。”
直播到一半,林卷卷突然收到一条私信,是药学院的同学:“卷卷姐,我们院长刚才还在说你们项目可能有问题,我把直播链接发给他了,他现在让我问你能不能帮忙优化一下他们的药物筛选算法……”
林卷卷笑着回复:“没问题!代码换信任,童叟无欺!”
这场直播不仅粉碎了谣言,还让“卷卷のSCI印钞机”小火了一把,好几个实验室都跑来求合作,林卷卷的人脉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四、意外的盟友:阎王组的“苦逼技术员”
就在林卷卷靠着“社交牛逼症”四处化缘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到了她。
那天她刚帮阎正明组隔壁的实验室修好了离心机控制系统,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怯生生的男生犹豫着走过来,手里捏着一个U盘。
“你、你是林卷卷学姐吗?”男生声音很小,眼神躲闪。
“我是,怎么了?”林卷卷认出他是阎正明组的技术员小周,平时负责管理仪器和试剂。
小周左右看了看,把U盘塞给她:“这、这个给你。阎老师让我把你们申请的那批进口抗体换成国产的仿制品,差价……差价他让我打到一个私人账户里。”
林卷卷愣住了:“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
小周咬了咬嘴唇,眼圈有点红:“我去年辛辛苦苦做的实验数据,被赵宇拿去当成他自己的成果发了论文,阎老师根本不管。我早就受够了……你们做的研究是正经事,不能被他们这么毁掉。”
林卷卷心里一动,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你想不想帮我们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帮我们盯一下阎老师他们的动向?”
小周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想!只要能让他们少搞点小动作,我什么都愿意做!”
从那以后,小周成了林卷卷安插在阎正明组的“内应”。他会偷偷告诉林卷卷阎正明什么时候要去院里告状,会提醒她哪些试剂可能被动了手脚,甚至会在赵宇偷用江砚的实验思路时,悄悄拍下证据。
“今天阎老师把你们的Nature预投稿送审记录拿走了,好像要去找那个审稿人‘沟通’。”小周发来消息。
林卷卷立刻把消息转给江砚,江砚皱起眉:“那个审稿人是阎正明的老同学。看来我们得准备Plan B了。”
五、暗战升级:用代码编织的防护网
有了小周的情报,林卷卷和江砚开始有针对性地设防。
林卷卷给“SCI印钞机”加了个“反间谍”模块:“所有数据传输都加密,每次打开都需要江博士和我双重验证,就算阎王爷拿到电脑也看不到核心内容。”她还写了个小程序,能自动比对采购清单和实际收到的试剂,一旦发现型号不符就立刻报警。
江砚则利用这些情报,调整了实验计划。阎正明想抢在他们前面发表类似成果?他就先把关键方法学预发表在bioRxiv上,占住先机;赵宇想偷他的实验样本?他就故意在样本上做了个只有自己知道的标记。
某天深夜,小周发来紧急消息:“赵宇在偷偷拷贝你们的‘Temporal-Seq’算法代码!”
林卷卷立刻远程登录服务器,启动了早就设置好的“陷阱”——赵宇拷贝走的代码里藏了个彩蛋,运行到关键步骤会自动弹出一行字:“感谢使用盗版代码,本版本已加密,请联系linjuanjuan@龙腾.edu.cn获取授权——顺便说一句,赵师兄,偷代码不如自己写哦~”
第二天,林卷卷看到赵宇在实验室里对着电脑抓狂,差点笑出声。江砚碰了碰她的胳膊,递过来一杯热咖啡,眼底带着笑意:“你的‘陷阱’够损的。”
“对付小人就得用点特别手段!”林卷卷喝了口咖啡,心里暖洋洋的。
她知道,和阎正明的暗战还远远没结束,但现在的她不再是孤军奋战。她有江砚这个最靠谱的战友,有全校各实验室组成的“后援团”,还有小周这个意外的盟友,更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的代码和智慧。
窗外的月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亮了“卷卷のSCI印钞机”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林卷卷看着那些不断运行的代码,仿佛看到了一张无形的网,既能捕捉科学的真相,也能抵御暗箭和阴霾。
“江博士,”她转头看向正在分析数据的江砚,“你说,我们能赢吗?”
江砚抬头,眼神坚定:“我们不仅会赢,还要赢得光明正大。”
那一刻,实验室里只有代码运行的轻微声响,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足以对抗前路的一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