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略显昏暗且弥漫着消毒水味的走廊里,陈榕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候。
他还不知道,自己辛苦得来的功劳已被他人夺走了
在来的路上,陈榕再次细细检查了老爹的伤势,发现老爹原本受伤其实不算极其严重,毕竟当时身上的铁板发挥了显著的隔离作用,有效地减轻了爆炸的冲击力,再加上老爹平日身体素质还算不错。
然而,老爹为了能尽快找到他,全然不顾自身伤痛,强行挣扎着行动,这一番折腾,使得原本因爆炸而有所移位、受损的内脏被进一步拉扯,多种伤势累积叠加,最终导致重伤吐血,陷入昏迷,短时间内难以苏醒。
刚才老爹大口吐血的场景,陈榕很担心,担心老爹重伤不治,才不停地急切催促那些边防军和卫生员。
就在这时,主刀的穆主任从手术室匆匆走出,他身材挺拔,一身洁白的大褂更显他的干练与专业,但此刻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却满是严肃。
他站在走廊中央,提高音量大声喊道:“谁是陈树的儿子,赶紧来一下!病人目前情绪处于极度激动的状态,已经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了,嘴里一直在喊着‘儿子,别跑’,还有,谁是林欣,也赶紧过来!”
在他丰富的从医经验看来,病人当下的应激反应堪称棘手。
这种强烈的情绪波动使得病人身体不断挣扎扭动,各项生命体征也随之起伏不定,严重干扰了手术的正常准备工作。
若不能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除这种应激状态,手术根本无法安全开展,病人很可能会因为这持续的不稳定状态,面临心脏骤停、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致命风险,情况万分危急。
可是,想要解除这种应激反应谈何容易。
一般来说,这种由深层心理创伤或强烈情绪冲击引发的应激反应,病人往往会陷入一种自我封闭且高度紧张的状态,对外界的安抚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抵触性。
常规的舒缓方式,如轻声安慰、简单的身体放松按摩等,对于这类病人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通常需要深入挖掘病人内心深处的心结,找到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关键因素,才有可能让病人逐渐放松下来,可这一过程不仅困难重重,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此时的病人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等待。
话音刚落,一个脑袋与身形比例略显不协调,显得格外大的小家伙,像一颗突然弹射而出的小炮弹般,“嗖”的一下跳到了穆主任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太过迅猛,穆主任毫无防备,被吓得不由自主地轻呼一声,身体本能地向后微微一缩。
穆主任着实愣住了,满脸写满了诧异,他眼睛直直地盯着眼前这个小家伙,心中不禁泛起一连串的疑问:这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行动如此敏捷又出人意料?
要不是这小家伙紧接着高高举起那瘦得皮包骨头、小小瘦瘦的手,穆主任恍惚间都要以为眼前是一个圆滚滚的球了。
看着这个孩子的样子,穆主任心中一阵刺痛。
这个孩子面色蜡黄,毫无血色,就像一朵在寒风中即将凋零的小花,身形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那大大的脑袋与瘦小的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愈发可怜。
好可怜的孩子!营养严重不足啊!
穆主任忍不住在心底深深叹息,满心都是对这个孩子的心疼。
在这个年代,大家的生活条件已然改善了许多,可竟然还有孩子过着如此悲惨的生活,连基本的营养都难以保证。
作为一名医者,他见过太多的病痛与苦难,但每一次看到孩子受苦,心中的怜悯之情依旧会如潮水般翻涌。
穆主任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尽可能温和、慈爱,轻声问道:“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呀?”
陈榕却一脸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与坚定,冷冷地看着穆主任,语气不容置疑地道:“不要废话,我爸现在的情况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都无关紧要。”
???
穆主任再次被惊到,他怎么也没想到,如此冷静、理智且成熟懂事的话语,竟然会从这样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朋友口中说出。
眼前这个孩子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沉稳与坚毅,仿佛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可那蜡黄的脸色又无情地诉说着他生活的困苦。
穆主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哎,想必这个军人是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这孩子也跟着吃了太多的苦。
“原来你就是那个病人的儿子啊,跟我进来吧。”穆主任回过神来,他深知时间紧迫,不容再多耽搁,便不再多说废话,转身带着陈榕快步走进了病房。
陈榕一踏入病房,便看到父亲正躺在床上痛苦地剧烈颤抖着,身体扭曲成奇怪的形状,仿佛在与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进行着殊死搏斗。
父亲的双眼紧闭,额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打湿了枕头,嘴里还在含糊不清地呼喊着:“儿子,别跑……儿子……”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焦急。
一旁的护士一脸无奈与焦急,手中紧握着注射器,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由于陈树的剧烈挣扎,她几次尝试打针都未能成功,原本该精准注射的屁股针,在慌乱中竟差点扎到屁股眼里面去了。
护士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助,每一次尝试失败,都让她的眉头皱得更紧。
陈榕倒是小脸淡定,没有丝毫慌乱。
他不紧不慢地走到床边,轻轻坐下,道:“爸,你立一等功了,你杀了7个毒枭,还干掉了2个雇佣兵,嗯,还有,你抓住了毒枭头子敏登,不过,敏登这个功劳被一个爱说中二台词的家伙抢走了,不过没关系,就凭前面这些,也足够立一等功了,这些都是你的功劳,以后你会满身勋章,风风光光地去见妈妈林欣了。”
话音刚落,原本还在病房里为病人情况忧心忡忡的穆主任等人,惊讶地看到原本疯狂挣扎的受伤军人竟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的身体不再颤抖,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急促的呼吸也变得平稳了许多。
穆主任不禁愣住了,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孩子竟然如此厉害?仅仅几句简单的话,就如同神奇的钥匙,成功打开了父亲心中那扇紧闭的门,精准地拿捏住了父亲的情绪。
要知道,从医学上来说,像这样出现严重应激反应的病人,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深入心理干预,以及触及内心深处最柔软、最关键的痛点,是极难在短时间内放松下来的。
想到这里,穆主任暗暗点头。
看来,立功受勋、以荣耀之姿去见孩子妈妈,就是这个军人心里深层次的追求啊。
这孩子,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