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九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本应是金吾不禁,火树银花,共庆团圆的日子,紫禁城却被一种不同寻常的凝重与期待所笼罩。
自去年夏秋那场震撼帝心的“帝星降世”之梦,以及随之而来的钦天监星象解读,宝亲王福晋富察琅嬅腹中那个被寄予了“天命”厚望的孩子,便牵动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每一根神经。
雍正帝胤禛、熹贵妃钮祜禄氏,乃至远在西北的宝亲王弘历,都在焦灼而虔诚地等待着这个注定不凡的生命降临。
正月十四深夜,宝亲王府灯火通明,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富察福晋琅嬅的产期已至,阵痛从傍晚开始便一阵紧似一阵。
熹贵妃亲自指派来的两位经验丰富的接生嬷嬷、太医院精挑细选的妇科圣手陈太医,以及琅嬅的贴身仆妇素心、秦嬷嬷等人,早已在布置得温暖如春、熏香缭绕的产房内外严阵以待。
高晞月、富察诸瑛、乌喇那拉·姝毓等府中女眷也彻夜未眠,或是在小佛堂焚香祷告,或是在外间焦急等候。
整个王府,静得只剩下琅嬅压抑的痛呼和更漏滴答的声响,空气仿佛凝固的油脂,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子时刚过,正月十五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京城上空,并非预料中的皓月当空,繁星璀璨,而是被一层浓重得化不开的铅灰色云层严密覆盖,透不出一丝光亮。
寒风在殿宇楼阁间呜咽穿行,带着刺骨的寒意,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寻常。
就在这万籁俱寂、天地昏沉的午夜时分——
“唳——!!!”
一声清越穿云、裂石流金般的鸣叫,毫无预兆地刺破了紫禁城死寂的夜空!
这声音高亢、悠长、充满了神圣的威仪与难以言喻的穿透力,仿佛来自九天之上!
产房内外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神异之声惊得浑身一颤!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那清越的鸣叫连绵不绝,如同最华美的乐章,在紫禁城的上空盘旋回荡!
声音的来源似乎无处不在,又仿佛来自云端深处,带着一种涤荡灵魂的力量。
这绝非人间任何鸟兽所能发出的声响!
“凤…凤凰!是凤凰鸣叫!” 一位见多识广的老太监猛地跪倒在地,激动得浑身发抖,朝着声音的方向连连叩首。
“凤凰鸣岐山!圣主出!这是祥瑞!天大的祥瑞啊!” 另一位通晓典籍的嬷嬷也失声惊呼。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神迹般的凤鸣,笼罩紫禁城上空那浓重如墨的铅云,竟在凤凰清音的回荡中,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缓缓拨开!
一轮皎洁圆满、光华灼灼的明月,如同巨大的玉盘,毫无遮挡地悬于紫禁城正上空!
清冷的月辉如同水银泻地,瞬间将重重宫阙、琉璃瓦顶、汉白玉阶映照得一片通明,纤毫毕现!这轮上元明月,其大其亮,远胜寻常,仿佛特意为这一刻而现!
皎洁月光之下,更令人惊骇的景象出现了!在紫禁城中轴线正上方,在那轮巨大明月的映衬下,无数人清晰地看到,道道璀璨夺目的七彩霞光如同巨大的羽翼,在夜空中若隐若现!
霞光流转,瑰丽变幻,勾勒出一只巨大无比、华美庄严的神鸟虚影!它舒展着流光溢彩的羽翼,盘旋翱翔,每一次振翅,都洒落点点如星辰般的光辉!那清越的凤鸣,正是从这神鸟虚影中发出!
“凤凰!真的是凤凰临凡了!”
“天佑大清!天佑吾皇!”
整个紫禁城,从乾清门侍卫到最低等的洒扫太监,从各宫妃嫔到值夜宫女,无数人目睹了这毕生难忘的神迹!
人们纷纷涌出殿宇,不顾严寒,朝着中轴线上空那巨大的凤凰虚影顶礼膜拜,激动与敬畏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这惊世骇俗的凤凰异象持续了将近一刻钟。就在凤鸣渐歇,霞光虚影即将消散之际——
“嗷吟——!!!”
一声更加深沉、雄浑、充满了无上威严与磅礴力量的龙吟,如同滚滚惊雷,自紫禁城地底深处轰然爆发!
又仿佛来自遥远的九霄云外!这龙吟之声,低沉时如大地脉动,高亢时如惊涛拍岸,带着一种震慑四海、统御八荒的帝王之气,瞬间压过了方才凤鸣的余韵!
龙吟声并非一声即止,而是如同连绵不绝的潮汐,一声接着一声,在紫禁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间共鸣、回荡!
太和殿的琉璃瓦在共鸣中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嗡鸣,金水河的冰面在声波下裂开蛛网般的纹路!
这声音直透人心,让所有听到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从灵魂深处生出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仿佛沉睡的皇城之魂,被这新生的天命所唤醒!
“龙吟!是龙吟!”
“龙凤和鸣!这是亘古未有的吉兆啊!”
“帝星!一定是那位小主子要降生了!”
凤鸣于天,龙吟于地!龙凤和鸣,辉映紫禁!
这交织在一起的神圣天音,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巨大的声浪与光华,甚至惊动了皇城之外的部分京城百姓,无数人推开窗户,望向紫禁城方向那奇异的光辉,听着那穿透夜空的鸣响,心中充满了敬畏与猜测。
养心殿内,雍正帝胤禛并未安寝。
西北战事胶着,上元佳节亦无心庆贺。
他正对着西北舆图凝神思索,那盘旋于紫禁城上空的清越凤鸣第一声传来时,他执笔的手猛地一顿,一滴浓墨重重地滴落在舆图上的伊犁河谷。
紧接着,那连绵不绝的凤鸣、那拨云见月的奇景、那夜空中展翅的凤凰虚影,以及随后撼动宫阙的九霄龙吟,如同汹涌的浪潮,一波波冲击着他的感官!
“来了!是她!一定是她!” 雍正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破膛而出!
他猛地推开御案,不顾帝王威仪,几步冲到养心殿外宽阔的露台上,仰头望向那被月光和霞光照亮的夜空!
那巨大的凤凰虚影,那威严的龙吟共鸣,与他梦中那个挥手间改天换地、带来盛世景象的小女孩身影瞬间重叠!
钦天监贺怀瑾那“帝星降世”、“仙真临凡”的断言如同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响!
“苏培盛!” 雍正的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立刻!摆驾…不!给朕备马!朕要去宝亲王府!立刻!马上!”
他等不及銮驾的繁琐仪仗,他要第一时间见到那个应运而生的孩子!
“皇上!皇上不可啊!夜寒风疾,龙体要紧!奴才这就派人快马去王府探…” 苏培盛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倒劝阻。
“闭嘴!” 雍正厉声打断他,眼中燃烧着炽热的光芒,那是混合了帝王雄心、祖父慈爱以及对天命见证的巨大喜悦,“朕说备马!立刻!再多言半句,朕砍了你!”
苏培盛从未见过皇帝如此失态又如此不容违逆,连滚爬起,嘶声吼道:“快!快给皇上备御马!快!”
就在这混乱而激动人心的时刻,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养心殿院子,声音因狂喜而变调:“皇上!皇上大喜!宝亲王府来报!富察福晋…福晋于子时三刻,平安诞下一位小格格!母女平安!”
“格格?是位公主?!” 雍正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大笑:“哈哈哈!好!好!好一位天命公主!龙凤和鸣,应在此女!此乃上天赐予朕、赐予大清的瑰宝!”
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关于性别)也烟消云散,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苏培盛!赏!重赏报信之人!传朕旨意:宝亲王福晋富察氏,诞育皇嗣有功,晋为亲王嫡福晋,享双亲王俸!赐金册金宝!伺候福晋生产有功之接生嬷嬷、太医、仆妇等,一律重赏!王府上下,赏半年俸禄!” 雍正的赏赐如同流水般倾泻而出,每一个字都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立刻飞马出宫的冲动,目光灼灼地盯着宝亲王府的方向,仿佛要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个刚刚降世的小生命。
他来回踱步,如同困在笼中的雄狮,口中念念有词:“名字…朕要给她最好的名字!配得上这天命的名字!”
他猛地停下脚步,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过梦中那扭转乾坤的小小身影,闪过钦天监“光华昭昭,蘅芷清芬”的隐晦解读(贺怀瑾曾私下言及少微星有蘅芜之象),一个早已在心底酝酿多时的名字脱口而出:
“昭蘅!对!就是昭蘅!”
他大步走回御案,亲自铺开一张特制的洒金蟠龙纹宣纸,提起御笔,饱蘸浓墨,挥毫写下两个力透纸背、气势磅礴的大字——“昭蘅”!
“传旨: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之嫡长女,上承天命,祥瑞降世,龙凤和鸣,乾坤同庆!赐名——昭蘅!昭,取其光明盛大,彰其天命;蘅,香草也,喻其德馨清芬,泽被苍生!此名载入玉牒,永世不易!”
旨意写完,雍正仍觉意犹未尽。
他凝视着“昭蘅”二字,眼中充满了近乎虔诚的爱惜与看重。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他对这个承载着帝国未来希望的孙女的期许与祝福,是他心中那盛世图景的具象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