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夕阳的金辉慵懒地洒在老年大学的小路上,将小礼堂染成温暖的橘黄色。虚掩的门缝里,飘出不太成调却充满欢乐的合唱声——王阿姨正带着老姐妹们和寻灵小队的姑娘们(外加两个努力融入但稍显拘谨的小张、小李),用最大的热情“摧残”着那首《少年》,笑声几乎掀翻了屋顶。

林风和苏晚晚就是被这热闹的“噪音”勾过来的。他背着那把标志性的破吉他,慢悠悠地踱到礼堂门口,探头望去,忍不住笑了。

“小林!哎呀!你可算来了!”王阿姨眼尖,立刻停下“指挥”,脸上笑开了花,像看到自家晚归的孩子,“快快快!进来!就等你了!她们唱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快用你的天籁之音拯救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门口的林风和苏晚晚身上、顿时眼睛一亮:哟,miya小王子专业谈对象了,难怪不去陪我们几个老阿姨去公园相亲了。”

林风被几个阿姨弄的顿时脸红不已:

“可不是嘛!就差你这个主唱了!”王阿姨拉着他坐到临时划出的“演唱区”——一把靠背椅和一个简易话筒架前,“来来来,大家安静!让小林给咱们唱个正经的!”

掌声和欢呼声立刻响起。林风看着眼前这群笑得真诚、眼神里只有纯粹喜爱和期待的听众,那份毫无压力的、充满烟火气的温暖让他感到踏实。他点点头,很自然地拿起吉他坐下。

“那…给大家唱一首?”他试了下话筒,调整好姿势,手指轻轻拂过琴弦。一段舒缓、带着时光沉淀感的旋律流淌出来,如同老唱机缓缓转动。

“故事开始以前~最初的那些春天~”他的嗓音低沉而醇厚,像浸透了岁月的暖茶。

“阳光洒在杨树上~风吹来~闪银光~”歌词描绘的画面,瞬间将众人带入一个宁静悠远的旧时光。

“街道平静而温暖~钟走得好慢~”那份对纯真年代的追忆,让王阿姨和几位老姐妹眼神放空,嘴角挂着温暖的笑意,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年轻岁月。

“我情窦还不开~你的衬衣如雪~”这句唱出来,带着一种清澈的懵懂,让苏晚晚她们几个年轻姑娘忍不住相视一笑。

“望着燕子在长廊底~飞过来~飞过去~”歌声悠扬,如同掠过心湖的飞鸟。

“心里像~有一些话~我们先不讲~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最后一句,他唱得温柔而充满期许,像在讲述一个关于纯真与等待的寓言。

《清白之年》的歌声在小礼堂里回荡、消散。一时间,竟无人说话,只有余韵在空气中轻轻震颤。这份沉淀的安静,比刚才的喧闹更显珍贵。

“好…太好了…”王阿姨第一个回过神,眼眶微红,轻轻拍着手,“这歌听着,心里头又软又静,像晒着太阳打盹儿似的。”掌声这才如梦初醒般爆发出来,充满了由衷的赞叹。

就在这时!

礼堂虚掩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休闲西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人(李明远)探头进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他目光迅速扫过场内,当看到抱着吉他坐在中央的林风时,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光芒!但他立刻收敛了表情,脸上挂起温和得体的笑容。

“王阿姨?不好意思,打扰了!”李明远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他推开门,走了进来,姿态从容,但微微急促的呼吸和额角细密的汗珠,还是暴露了他赶路的匆忙。

“哎哟!李老师!您可算来了!”王阿姨看到来人,立刻热情地招呼起来,脸上笑开了花,“快请进快请进!您可是稀客!我们这草台班子排练,让您见笑了!”

礼堂里的人都好奇地看向这位气质不凡的“李老师”。苏晚晚和李思思对视一眼,都认出了他——音乐节的总监李明远!他怎么来了?还认识王阿姨?

李明远对王阿姨笑了笑,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一样,牢牢锁定在林风身上:“王阿姨您太客气了。路过附近,想起您上次说老年大学合唱团在排练,就想着过来看看,学习学习。没想到…”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激动和赞叹,转向林风,“没想到能在这里,亲耳听到林风先生的演唱!真是…太荣幸了!”

他几步走到林风面前,伸出手,眼神炙热而真诚:“林先生您好!我是李明远,一个…嗯…音乐工作者。也是您歌声的忠实听众!刚才在外面听到《清白之年》的尾声,简直惊为天人!那韵味,那意境…绕梁三日啊!”他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完全没了刚才的从容,像个见到偶像的粉丝。

林风有些意外地看着这位突然出现、气质不凡却又激动异常的“李老师”,礼貌性地站起身,和他握了握手。“你好。李明远老师?音乐节的总监?”他隐约记得王阿姨提过这个名字。

“对对对!是我!”李明远见林风知道自己,更激动了,握着的手都忘了松开,“林先生!您的每一首歌我都听过!《春天里》的嘶吼,《蜗牛》的坚韧,《牵丝戏》的惊艳…还有刚才的《清白之年》!太绝了!每一首都直击灵魂!”他松开手,手忙脚乱地在口袋里摸索,掏出一个精致的皮质笔记本和一支笔(这次记得摘了笔帽)。

“林先生!实在冒昧!”李明远双手捧着笔记本和笔,脸上带着近乎虔诚的恳求,“能…能麻烦您给我签个名吗?就签‘给永远的歌迷李明远’!拜托了!”那神情,活脱脱一个追星成功的少年,与他成熟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

礼堂里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苏晚晚她们更是捂嘴偷笑。这画风…也太接地气了!

林风看着眼前这个激动得手都在抖、眼神无比真诚的中年人,再看看那个被用力递过来的签名本,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他最终点点头,接过笔,在本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留下笔迹。

李明远接过签名本,如获至宝,紧紧捂在胸口,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完成了人生重大目标。他缓过劲来,眼睛更亮了:“林先生!刚才那首《清白之年》听得我骨头缝都酥了!您看…能不能…再赏脸唱一首?就一首!让大家开开眼,也让我这个迟到的粉丝弥补下遗憾?” 他双手合十,眼神充满了恳求,像个等待糖果的孩子。

王阿姨也笑着帮腔:“是啊小林,再唱一首吧!让这位李老师也饱饱耳福!”

苏晚晚她们更是齐声起哄:“歌神!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看着眼前这群人,有慈祥的长辈,有活泼的朋友,还有这个“狂热”得不讲道理的音乐人,林风心中的暖意更浓。他笑了笑,重新抱起吉他。

“好。”他轻轻应了一声,指尖再次落在琴弦上。

这一次,拨出的旋律不再是舒缓的回忆,而是带着轻盈的律动和淡淡的感伤,如同春日里苏醒的风。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清澈温柔的嗓音响起,如同晚风拂过。

“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歌词带着对过往的回望与梳理。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犹豫~”那份近乡情怯的微妙情绪被唱得丝丝入扣。

李明远瞬间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一个音符。苏晚晚她们也安静下来,沉醉其中。

“不禁笑这近乡情怯~仍无可避免~”林风的歌声渐入佳境,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

“而长野的天~依旧那么暖~风吹起了从前~~~”当唱到“风吹起了从前”时,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更显得真挚动人,仿佛所有过往的漂泊、挣扎、温暖与孤独,都在这阵风里被轻轻托起。

“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副歌的力量感陡然释放,带着少年般的赤诚与无惧。

李明远听得浑身汗毛倒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这现场!这感染力!比他听过的所有录音棚版本都震撼十倍!他死死攥着签名本,生怕自己激动得喊出来破坏了这氛围。

一曲《起风了》唱罢,小礼堂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正好打在林风身上,勾勒出一个抱着吉他、仿佛被时光定格的剪影。

“哗——!!!”

下一秒,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王阿姨用力鼓掌,眼眶湿润。苏晚晚、李思思、陈小雨激动地跳了起来。小张和小李更是把手掌都拍红了,恨不得立刻打电话给老板报喜!

李明远激动得不能自已,一个健步冲上去,声音都在抖:“林先生!神了!简直神了!这首《起风了》!这现场!我…我这辈子值了!”他语无伦次,看着林风的眼神简直像看偶像下凡,“能…能留您个联系方式吗?您放心!我李明远对天发誓!绝不骚扰!绝不提合约!就…就想跟您请教音乐!有机会请您吃个饭!纯交流!音乐人的交流!”他举起三根手指,表情无比严肃认真。

林风看着眼前满期待的脸,狂热中透着对音乐的纯粹挚爱,这份暖意,让他无法拒绝。他拿出手机,却不料这古董机看懵了在场几人。

这年头还有在用诺砖机的人。

交换完联系方式,李明远不舍的告别离开了。

苏晚晚看着林风,眼神认真起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真诚的关切:“林风哥,还有个事。我爸在市政府工作,最近正好在关注城市文化建设和特殊人才的事。他们那边…好像有些探索性的政策,可以帮一些因为历史原因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暂时在身份手续上遇到点小麻烦、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在符合规定、接受必要审查的前提下,理顺一些程序。这样以后生活啊,发展啊,都能省去不少麻烦。” 她语气很谨慎,没有点破,但意思清晰明了。

林风拿着手机的动作顿住了。他抬起头,看向苏晚晚。女孩的眼神清澈坦荡,没有探究,只有善意的提醒和一种“或许能帮到你”的期许。身份问题,这个一直悬在心头的大石,似乎…看到了一丝挪动的可能?

【滋…信息分析…滋啦…关键节点:官方介入…滋…风险/机遇…重新评估中…滋啦…】阿莱夫的声音在脑中响起,带着复杂的运算。

“真的?”林风的声音有些干涩。

“嗯!”苏晚晚用力点头,“不过肯定需要本人配合,按要求提供信息,走流程。我爸说这个挺严肃的,但也挺人性化,就是为了让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被耽误。林风哥,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帮你跟我爸那边先简单聊聊?具体你再决定?” 她把选择权完全交给了林风。

礼堂里暖黄的灯光打在林风脸上。他看着苏晚晚,再感受着这小小的、充满善意和温暖的眼神。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情绪,如同刚才那首歌里唱起的风,轻轻拂过他的心田。

他没有立刻答应,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一种清晰的、对未来的思量。

“好。谢谢。我…考虑一下。”

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透过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跳跃的金光。苏晚晚背着画板,脚步却不像往日那般轻快。她秀气的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背包带子,再思考着如何向他老爹开口。

只是一阵电话声响起。

“喂?爸?”电话接通,苏晚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晚晚?下课了?声音怎么有点蔫?”电话那头传来苏父沉稳而略带关切的声音。

“爸…”苏晚晚组织着语言,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更自然,“我…最近关注到一个挺特别的人。”

“哦?谁啊?又发现什么艺术新星了?”苏父的语气带着对女儿兴趣的包容。

“嗯…一个歌手。一个…在街头唱歌的歌手。”苏晚晚斟酌着措辞,“叫林风。爸,您…听说过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林风?”苏父的声音带着一丝思索,“名字有点耳熟…最近好像听谁提过一嘴,说网上有个流浪歌手挺火?唱得不错?”

“何止不错!”苏晚晚立刻抓住话头,语气认真起来,“爸,他的歌声真的特别打动人!不是那种包装出来的明星,是真正从生活里唱出来的力量!他唱《少年》,能让人想起最纯粹的梦想;唱《平凡之路》,能让人在迷茫中找到坚持的勇气。好多粉丝留言说,他的歌给了他们重新出发的力量!我觉得…他就像一块埋在尘土里的金子!”

她顿了顿,声音放低了些,带着一丝真诚的忧虑:“但是…爸,我侧面了解了一下(她没提王阿姨),这位林风…好像…在身份上遇到了一些麻烦。似乎…没有合法的身份证明?这让他什么都做不了,连最基本的版权保护都困难重重,更别说安心创作了。”她叹了口气,“您不是常说,咱们蓉城要挖掘本土文化人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吗?像林风这样真正扎根生活、唱出人心声的艺术家,要是因为身份问题被埋没了,或者被一些不正规的机构钻了空子,利用他的才华牟利却不保护他…那真是我们城市文化的一大损失啊!”

电话那头安静了片刻。苏父何等阅历,女儿这点小心思和话语里那份真切的关心,他听得明明白白。他最近确实在内部简报里看到过关于“流浪歌神”引发网络热潮的舆情摘要,也知道女儿一直在运营那个“流浪之声”账号。女儿口中的“扎根生活”、“唱出人心声”,倒是和他对优秀文艺作品的理解不谋而合。

“晚晚啊,”苏父的声音带着一丝了然和无奈的笑意,“绕这么大个圈子…不就是想让你老爸关注一下这个‘林风’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解决一下身份上的实际困难吗?”

苏晚晚脸一热,小声嘟囔:“爸…”

“行了行了,”苏父打断她,语气变得温和而郑重,“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了解了。确实,特殊人才在融入社会时遇到身份障碍,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这样吧,我会让局里相关部门留意一下这类情况,看看有没有符合政策的帮扶渠道或者解决路径。不过,”他话锋一转,强调道,“政策就是政策,程序必须合规合法。具体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还得看他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规定,需要经过严格的调查和审核。这不是我一句话就能拍板的事情,明白吗?”

“明白明白!”苏晚晚连忙点头,虽然隔着电话父亲看不见,但她的心已经雀跃起来,“谢谢爸!我就知道您最关心文化事业了!”她知道父亲答应了“留意”和“关注”,就意味着这件事被纳入了官方的视野,这就是最大的进展!至于具体操作,当然要按规矩来。

“少拍马屁。”苏父笑骂一句,“赶紧回家吃饭,别在外面晃悠太晚。”

“遵命!马上回!”苏晚晚甜甜地应道,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