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师范大学对面的建筑工地,午休的喧嚣早已被机器的轰鸣取代。但工地围挡内外,一场由歌声引发的风暴,却刚刚开始席卷网络!
林风坐在水泥台阶上,抱着破吉他嘶吼《春天里》的视频,被无数围观的路人、对面的学生、甚至工地上的工人(偷偷)拍下,从各个角度上传到了网络!
视频里:
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钢筋水泥的冰冷背景,穿着沾满泥灰工装的工人们或蹲或坐。
一个穿着普通旧外套、抱着伤痕累累木吉他的年轻人(林风),坐在角落的台阶上。
沙哑、粗犷、充满力量,带着直击灵魂的悲怆与不屈!歌词“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句句戳心!
工人们从最初的诧异,到沉默聆听,再到最后的集体鼓掌、眼含热泪!围挡外人群的震撼与动容!
这些未经修饰、充满现场感和冲击力的视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重磅炸弹!
全网瞬间炸裂!
情感共鸣核爆:
“听哭了!这才是唱给普通人的歌!”
“工地大哥们的眼泪就是最好的奖杯!唱到心窝子里了!”
“‘老无所依’那句出来,我一个大老爷们在地铁上没忍住…”
话题 #真正的劳动者之歌# #唱哭钢筋水泥的汉子# #春天里的眼泪# 血洗热搜!
歌神身份再确认:
“破吉他!就是他!便利店唱《打工人之歌》那个!”
“错不了!师大草坪唱《蜗牛》的也是他!那把吉他化成灰都认得!”
“蓉城歌神实锤!工地限定皮肤解锁!”
#工地歌神# #破吉他王者# 成为最新热梗!
深度社会讨论:
“歌声照见现实!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困境与精神世界需要被看见!”
“从《打工人之歌》到《工人之歌》,这位歌神在用歌声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官媒罕见发声(简短点评): “艺术源于生活。扎根泥土的歌声,往往拥有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虽未点名,但指向性明显)
林风在工地角落的随性一唱,无意间撕开了城市繁华表象下最真实、最粗粝、也最动人的一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和社会思考!他的“歌神”称号,不再局限于娱乐层面,更被赋予了某种“时代记录者”和“底层代言人”的厚重色彩!
苏晚晚盘腿坐在床上,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她激动得通红的小脸。她正反复观看着不同角度拍摄的工地《春天里》视频,每一次听到林风那嘶哑的歌声,看到工人们动容的表情,她的心就跟着揪紧一次,眼眶也忍不住发热。
“太…太厉害了!”她喃喃自语,“他怎么能…唱得这么…这么…” 她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那种震撼。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疯狂震动起来!是室友兼闺蜜李思思发来的轰炸:
“晚晚!晚晚!快看!工地歌神!是不是你上次遇到那个?!”
“我的天!这歌听得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你看那个戴黄安全帽的大叔,抹眼泪了!真抹了!”
“晚晚!你不是跟他约饭了吗?快!找到他!我要第一时间听他现场版!跪求!”
苏晚晚看着信息,眼睛越来越亮!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如同野草般在她心中疯长!
她猛地从床上跳下来,光着脚丫在地板上激动地转了两圈,然后拿起手机,手指如飞地在她们几个关系最好的姐妹小群里(群名:仙女驻地球办事处)发了一条语音,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发颤:
“姐妹们!重大计划!我宣布——‘寻声小队’今天正式成立!”
群里瞬间刷屏:
“???”
“寻声?寻什么声?”
“晚晚你被工地歌神附体了?”
苏晚晚深吸一口气,打字速度飞快:
“寻‘歌神的歌声’!就是那个工地歌神!便利店歌神!师大歌神!”
“我上次在师大遇到他了!跟他约了饭!但他神出鬼没,根本找不到人!”
“现在!全网都在找他!但我们是离他最近的人!我见过他两次!我知道他大概的活动范围(老城区和大学城附近)!”
“我们不能干等着!我们要主动出击!在他下次出现的第一时间,找到他!听到他的新歌!拍下最清晰的视频!做他最忠实的…听众兼记录者!”
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
“卧槽!晚晚你太牛了!我加入!”
“算我一个!为了《打工人之歌》!为了《蜗牛》!为了《工人之歌》!”
“带我一个!我负责后勤!买水买零食!”
“我摄影技术好!保证拍出大片!”
苏晚晚在群里敲下最后一行字: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寻声小队’!李思思负责全网搜神,小雨负责全城跑图,我负责核心区蹲守!下次歌神开唱,我们要第一时间——”
陈小雨秒回:“骑小电驴创飞路人!抢前排!”
苏晚晚:“……是悄悄蹲点!用‘声音罐头’录下纯净版!记住**‘五不准则’**!尤其不准创人!” “寻声小队”核心成员(苏晚晚、李思思、陈小雨、赵萌萌)瞬间集结完毕!
苏晚晚作为队长,立刻展现出惊人的行动力:
她将网上所有关于林风的目击报告、活动轨迹分析(主要靠网友自发整理)、以及他唱过的所有歌曲(音频、视频)整理成共享文档。 根据现有信息(老年大学附近、师大、青山公园、老城区街巷),将蓉城划分为几个重点“刷新区”,小队成员每人负责一片区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毯式”巡游(主要是逛公园、溜街、蹲点小吃摊)。甚至自掏腰包买了一个便携式高灵敏度录音笔(声称为了录下最纯净的歌声)
。苏晚晚在群里激情发言:“姐妹们!我们不是在追星!我们是在追寻这个时代最真实、最动人的声音!是在记录一个可能转瞬即逝的传奇!为了艺术!为了音乐!为了…第一时间听到新歌!冲鸭!记住接头暗号: 发现目标后,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定位和暗号:“蜗牛已刷新!”(灵感来自《蜗牛》)。
而此刻,被全网寻找、被“寻灵小队”列为头号目标的林风,正浑然不觉地坐在某个不知名的街心花园长椅上,晒着太阳,啃着一个冷掉的肉包(工地挣的钱买的),脑子里琢磨着下午去哪片新区域“开演唱会”。他完全不知道,自己随性而至的歌声,已经点燃了怎样一场全城范围的“寻灵”热潮,更不知道,一个由美术系女生苏晚晚领导的、充满活力的“追捕小队”,已经将他列为了终极目标!
风暴的中心,依旧平静。但平静之下,一场由歌声引发的、充满青春热情的“都市寻宝游戏”,已经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