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世界的真相很简单:你在,世界就在;你结束了,世界对你而言也就结束了。可我们总在日常里忘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情绪低落时、遇到挫折时,很容易把自己活成“配角”,觉得“别人怎么看”“环境怎么样”比自己更重要。
但你得记住:你嘎了,所有事对你来说都没意义了。所以负能量、坏情绪、差状态,都是巨大的损失——你本可以用这段时间读几页书、做一顿饭,甚至只是晒晒太阳,却耗在了内耗里。
你看身边总有人状态饱满,精神头足,为什么你不能是其中一个?偏偏盯着那些糟心事不放:感情里的摩擦、事业上的不顺、生活中的琐碎,非把注意力往“不开心”上凑,这其实是不聪明的选择。就像有人总盯着路上的石子骂“怎么这么硌脚”,却忘了抬头看看前面的红绿灯——其实只要往前走,石子早晚会被甩在身后。
对成年人来说,真正的出路只有一条:拼搏、努力、积极向上。别觉得这是空话,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与其对着镜子叹气“我怎么这么难”,不如咬咬牙把明天的工作计划列出来。你丧,损失的是自己的时间;你叹气,输掉的是自己的状态;你不努力,耽误的是自己的人生——这些都和别人无关,你的生活本就只属于你。
要切换心态:不是为别人活,是为自己活。不是“为别人争口气”,是“为自己争口气”。周润发有句台词:“人如果没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活着就是要这股劲儿——对生活不服气,觉得自己还能更好,就去和生活“比划比划”。
就像做抖音,管它难不难,先试试再说。“我来看看这事儿怎么弄”“大不了从头再来”,这种心态就对了。人活着说到底就是一口气:别人骗你、不爱你,都是小事;爱不爱、骗不骗,随他们去,你自己的日子才重要。
你看,当皇帝是职业,当老板是职业,哪怕摆个摊也是职业——本质上都是“为自己活”。不服就干,能怎么着?
还有个关键:只和价值观匹配的人往来。别管认识多久,十年老熟人要是总给你泼冷水,该远离就远离;陌生人要是能给你能量,该靠近就靠近。
互联网更是面镜子:你丧,就总刷到沮丧的内容;你积极,自然会找到充满活力的人。谁让你觉得“浑身有劲儿”,就多接触谁;谁能带你往前跑,就多靠近谁。别认死理,别抓着过去不放——过去的情谊再深,现在拖你后腿,也该放一放。
有人反对搞钱,让他走;有人天天琢磨赚钱,就多和他聊。活着就是要靠近“蒸蒸日上”的人,哪怕被他们“洗脑”——洗成“努力就有机会”的心态,有什么不好?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心态。你积极,世界就给你积极的反馈;你消沉,损失的只有自己。为自己争口气,别当咸鱼,这才是对自己最实在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