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陆九的青铜币在空中划出锐角轨迹,七枚铜钱组成北斗七星阵型。当第一枚铜钱击中领头绣衣使的青铜灯时,齐墨看到灯芯里的水银珠突然爆裂,形成团蓝色火焰。

"跑!"陆九拽着齐墨冲进密林。他手腕上的青铜手环正发出7.83Hz的振动,与齐墨残片的频率完美共振。树枝抽打着他们的脸,但更可怕的是身后传来的齿轮运转声——那些绣衣使的飞鱼服下藏着机械结构。

三小时后,他们在一处山涧停下。陆九从防水包取出个青铜匣,匣子表面刻着"遇林则止"四个篆字。当他把匣子浸入溪水时,水面浮现出微缩版秦岭地形图。

"老陈皮的气味标记。"陆九指向地图上某个闪烁的红点,"那里有座守墓人村落。"

齐墨的残片突然变得滚烫,投影出与水面地图重叠的线条。她注意到两者交叉处有个"∮"符号,正是徐夫人卷轴上标记的入口坐标。

夜幕降临时,他们找到了那个被藤蔓掩盖的山洞。洞壁上的壁画让齐墨屏息——画中人身穿现代服装,却在进行古老的祭祀仪式。最惊人的是中央那幅:七个穿防护服的人围着一台精密仪器,仪器上方悬浮着青铜浑天仪。

"这不是战国墓葬..."陆九的手指拂过壁画上的日期,"1983年7月15日。"

山洞尽头是垂直向下的青铜井。井壁刻满阴符文,每隔七米就嵌着个青铜镜。当齐墨的残片靠近井口时,那些铜镜突然同时转向她,反射的光束在井底聚成个发光的"∮"符号。

他们用登山绳下降时,齐墨注意到井壁的温度在规律变化。每下降23米,温度就骤降7.8℃,同时残片会发出一次强振动。当计数器显示深度达到314米时,井底传来水流声。

地下河的水泛着诡异的蓝光。陆九的罗盘在这里完全失灵,指针像陀螺般疯狂旋转。齐墨的残片却变得异常平静,表面纹路组成了一幅微缩地图,指引他们逆流而上。

河岸突然变宽,露出个隐蔽的码头。木桩上系着的不是船,而是七个青铜铸造的"棺材"——每个棺材表面都刻着星图,侧面有呼吸孔。陆九检查最近的那个,发现内部铺着现代防辐射材料。

"运输活人的容器。"他指着棺材底部的条形码,"看生产日期..."

齐墨没听清后半句,她的注意力被远处的灯光吸引。地下河在此拐弯,河对岸竟是个村落!二十多栋木屋沿河而建,屋顶铺着青铜瓦。更诡异的是,村中央广场上立着个现代气象站才有的雷达装置。

当他们涉水过河时,齐墨的残片突然发出警报。河水检测仪显示汞含量超标3700倍,但奇怪的是,河里的鱼群却活得很好,甚至有些鱼的鳞片泛着金属光泽。

第一个发现他们的是个穿橡胶围裙的老人。老人没有瞳孔的眼睛在黑暗中发出淡蓝荧光,脖子上挂着个青铜制的"∮"吊坠。他开口时,齐墨闻到浓重的水银味:"你们来晚了,祭祀已经..."

村落里的居民都有相同特征:青灰色皮肤,荧光眼睛,以及脖子上的青铜吊坠。最年轻的那个孩子正在用汞珠玩跳棋,他的棋盘是块刻着阴符文的青铜板。

"遗传性汞中毒。"陆九小声说,"他们世代守护着..."

老村长带他们去看村落的"圣物"——口直径七米的青铜井。井边围着七个穿防护服的石像,每尊石像手中都捧着不同形状的青铜器。当齐墨的残片靠近井口时,井底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

"下面是真正的鬼谷兵盘。"老村长指着井壁上的刻度,"水位每七天变化一次,对应着..."

突然的爆炸声打断了他。村口方向升起蓝色火焰,接着是绣衣使特有的铜铃声。村民们立即行动起来,孩子们被塞进那些青铜棺材,老人则取出藏在屋梁上的青铜武器。

"从气象站走!"老村长推着他们往广场跑,"雷达站下面是..."

第二波爆炸震碎了半数房屋。齐墨看到三个绣衣使突破防线,他们的飞鱼服在黑暗中发出磷光,手中提着的青铜灯里,水银已变成血红色。

雷达站的地下室堆满电子设备。老陈皮正在调试某台仪器,看到他们时松了口气:"正好赶上磁暴峰值期。"他指向屏幕上的波形图,"兵盘每49年会进入7分钟的稳定期,现在还剩..."

地下室突然剧烈摇晃。老陈皮立即按下某个开关,地板中央的圆形区域开始下沉。齐墨最后看到的画面是老陈皮站在控制台前,往自己静脉注射了管蓝色液体。

"他会引爆气象站的氦3储备。"陆九的声音在下降的电梯里显得异常平静,"足够制造一场人工磁暴,干扰绣衣使的..."

电梯停在地下300米处。门开时,齐墨的残片突然变得冰凉。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个巨大空洞,中央矗立着七根青铜柱,每根柱子上都盘绕着水银河流。而在柱子环绕的中心,是个半埋在地下的青铜球体——直径正好是3.14米。

球体表面刻满阴符文,此刻正以7.83Hz的频率振动。更惊人的是,当齐墨的残片靠近时,球体自动裂开个入口,里面传出齿轮咬合的咔嗒声。

陆九的罗盘突然指向球体顶部。那里嵌着个青铜匣,匣子上的锁孔形状与齐墨的残片完全一致。与此同时,空洞顶部传来爆炸声,七盏青铜灯的光柱正穿透岩层照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