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荒那神秘而广袤的天地间,洛水河畔正上演着一幕独特的景象。凌坤与一众于人族堪称大贤的大臣们围坐一处,热烈地探讨着治世之道,话语间,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
凌坤身处其中,一边专注聆听着未来人族天皇伏羲与地皇烈山氏妙语连珠的钓鱼论道,一边下意识地紧握着手中那根已然进阶为拥有十道后天禁制的后天下品功德灵宝——九节钓龙竿。
此竿着实神奇非凡,但凡挥动鱼竿,必有收获,恰似钓鱼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钓鱼佬永不空军。”只是这钓上来的物件,实在千奇百怪,叫人难以揣度。
时而,钓起的不过是破石头、鱼骨头或是烂布头之类的寻常破烂;运气稍佳时,或许能得到夜明珠、翡翠珊瑚等在凡人眼中价值连城的宝物;若鸿运当头,各种仙家法宝、灵丹妙药也可能赫然出现在鱼钩之上;甚至还有可能钓出虾兵蟹将、水中妖魔之类的妖邪鬼怪,更有一定机缘钓出水中蛟龙,乃至尊贵无比的真龙之属。
但凡水中生灵,一旦被这鱼竿钩住,便如同被天道锁定,绝无逃脱的可能。那鱼钩锋利无比,足以轻易穿透龙族坚硬似铁的鳞甲;坚韧的鱼线,仿佛蕴含着天地法则,能够束缚住一切水中妖怪;就连鱼竿本身,也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可轻易敲晕水中所有生灵。
“世人皆说:‘莫道龙宫无宝贝。’
待寻得机会,定要前往四海之上纵情垂钓一番,瞧瞧能否钓得什么稀世奇珍。倘若能钓出一条龙来,也好尝尝这龙肝凤胆中的龙肉,究竟是何等滋味?”
凌坤瞅着自己刚钓上来的一节水草,心中暗自琢磨着。
烈山氏瞧见这一幕,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凌坤道友,你平日里不是总在我们面前吹嘘,你这根鱼竿乃是后天功德灵宝,只要挥竿,就没有钓不上来的东西吗?”
“可你瞧瞧,咱们一同在此垂钓多日,我们多多少少都钓到了几条鱼,而你呢,这些天竟连一条鱼都没钓到,净弄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说罢,烈山氏还特意指着旁边那堆积如山、杂乱无章的东西,笑得愈发畅快淋漓。
其他处理完手头政务,相约结伴而来钓鱼打发时光的大臣们,也纷纷跟着哄笑起来。
“定是这条河里压根儿就没什么大鱼,又或者是有修炼成精的鱼妖,将河里的鱼虾都吃得一干二净。不然,我怎会一条鱼都钓不上来?再说了,你们又能好到哪里去?看看你们钓上来的这些鱼,不过都是些巴掌大的小鱼罢了。”
凌坤涨红了脸,怒气冲冲地与众人争辩着,这番话更是引得众人哄堂大笑,笑声在洛水河畔久久回荡。
一时间,洛河边上满是欢乐融洽的氛围。
好在凌坤早有先见之明,在众人周围布下了隔音法阵,将众人的欢声笑语隔绝在外,这才没有惊扰到正在一旁悟道的伏羲。
实际上,众人每日前来此处钓鱼,表面上看似是为了消遣娱乐,而其真正重要的目的,实则是为伏羲护法,全力保障他的安全。
毕竟,伏羲每日在此静心枯坐悟道,周围任何细微的动静都有可能影响到他。而钓鱼这一活动,既能巧妙地打发时间,又可在无形中陶冶情操、磨练心性,倒也算得上是一举多得。
洪荒之世,洛水自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要不然,佛系也不会选择定都于此。
此处尚有残留的先天水脉汇聚交融,河面终年被紫濛濛的先天水汽所笼罩,远远望去,仿若梦幻仙境,神秘而迷人。水底深处,隐隐可见龙蛟悠然吐息,那气息神秘且强大,仿佛在诉说着洪荒岁月的无尽奥秘。
岸边生长着丈许高的先天蒲草,修长的叶片上,晶莹的露珠来回滚动,一旦坠地,便会发出金玉般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天籁之音。
伏羲静静地盘膝坐在洛水河畔,身下是一块历经水流长年打磨,已然莹润如玉的大青石。他的身前摊放着几根精心削尖的骨签,此刻,他正以指尖轻轻沾取洛水,在石面上全神贯注地勾画着什么。
他时而眉头紧蹙,目光如炬,凝视着河面那深邃的漩涡,仿佛要透过这漩涡洞悉天地间隐藏的奥秘;时而抬手,对着天上的星轨细细描摹,似乎试图从那浩瀚星辰中探寻宇宙运行的秩序。他的眉心间,凝聚着一股远超同龄人所能拥有的沉稳与沉静,仿佛这洪荒世界里的风啸、兽吼、水流声,都被他巧妙地纳入到了某种无形的宏大秩序之中。
他已然在此静坐了七七四十九日。
起初,有族人心疼共主,纷纷送来烤肉、鲜果,还有那热气腾腾的米粥、香甜的地瓜之类的食物。
见他只是出神地凝望着洛水,众人便心领神会,这位自幼便能与鸟兽倾心交流的共主,又沉浸在了对那难以言表的“道”的深度领悟之中,于是众人便轻手轻脚地放下吃食,而后默默退去,生怕惊扰了他。
后来,连水底的灵鱼都渐渐熟悉了这静坐在青石上的身影,时常成群结队地悠然游到青石下方,欢快地吐着泡泡,满心好奇地看着他指尖的骨签起起落落。
这一日正午,日头刚越过天空正中央,洛水却突然毫无预兆地陷入了一片死寂。这绝非寻常风停浪歇的安静,而是一种连水底暗流都仿佛瞬间被冻结的极度静谧。
氤氲的水汽陡然间迅速凝聚,幻化成一朵朵洁白无瑕的莲花苞,悬浮在河面之上,宛如仙境。蒲草叶片上的露珠不再遵循自然规律坠落,反而逆向滚动,缓缓回到叶尖,凝聚成水晶般剔透纯净的珠子,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伏羲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指尖微微一顿,骨签稳稳停在了石面所画“漩涡”图案的中心位置。他缓缓抬起眼眸,目光深邃地望向河面。凭借着对天地气机与生俱来的敏锐感知,他清晰地察觉到,有一股古老而厚重,携带着“载道”神秘气息的强大存在,正在水底缓缓苏醒。
“哗啦——”
水花乍开,却并非惊涛骇浪般的汹涌澎湃,而是如同琼浆玉液般缓缓涌起,带着一种莫名的优雅与庄重。一头背甲足有十丈方圆的龙龟,破水而出。那龙龟的龟甲上,纹路纵横交错,奇妙的是,竟与天上星轨、地下地脉隐隐相合,每一道纹路里都流淌着淡金色的光芒,神秘而庄严,仿佛在诉说着天地间的古老密码。
更为奇特的是,龙龟脖颈两侧,各盘着一条青色蛟龙,龙鳞闪烁生辉,却不见半分凶戾之气,反而温顺地垂首低吟,仿佛在虔诚地恭迎着什么。
而在龙龟宽阔的背上,静静躺着两样超凡脱俗的物件。
左边是一叠青黑色的龟甲,共计九片,龟甲上天然生有圆点,或单或双,以线条巧妙相连,正是蕴含天之道的“河图”;右边则是一卷泛黄的竹简,竹简上虽不见一字,却能看到无数黑白纹路在其中流转不息,恰似阴阳交替、消长变化,此乃明示地之理的“洛书”。
这两件器物,虽未散发出分毫刺眼的灵光,却有一种内敛而强大的气场,让周遭的先天水汽都为之臣服,显然是蕴含有天地至理的极品先天灵宝。
龙龟浮出水面后,并未贸然靠近伏羲,只是将背甲微微倾斜,让河图洛书顺着龟背轻轻滑落在水面,而后随着水波,悠悠地漂向伏羲所坐的青石。
龙龟高昂龟首,口吐人言,声音如洪钟大吕般响彻四周,却又带着一丝历经岁月沧桑的恭敬:“吾乃洛水龙龟,承蒙圣母女娲娘娘之命,守护此二宝已达亿万年之久。
今观人族有兴盛崛起之蓬勃气象,人族共主伏羲身负‘开蒙’之祥瑞气息,正合二宝所等待之人。河图承载天之道,洛书明示地之理,愿将二宝献于共主,以助人族辨明方位、知晓时序,脱离蒙昧之境。”
伏羲凝视着缓缓漂到脚边的河图洛书,神色庄重,缓缓伸出指尖,轻轻触碰龟甲上的圆点。刹那间,无数神秘的画面如汹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日月交替的规律,四季轮回的轨迹,部落迁徙时应遵循的方位,狩猎耕种需依循的时序……
那些困扰他苦思冥想了四十九日的混沌疑惑,竟在这轻轻触碰的瞬间,豁然开朗,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仿佛一层迷雾被瞬间拨开。
然而,伏羲并未立刻拿起这两件稀世珍宝,而是对着龙龟深深行了一拜,声音清越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使命的传承:“伏羲谢龙龟前辈赠宝!然人族之道,绝非一人可独自领悟。
河图洛书若只为一人私藏,不过是两片龟甲、一卷竹简;若为全族所用,方能彰显其真正的意义。吾愿以人族气运为凭,立誓将二宝所载之天地至理,传于万族,让洪荒众生,皆可窥探天地秩序之一二。”
话音刚落,河图洛书仿佛受到感召,突然自行升空,在伏羲头顶盘旋三圈,而后化作两道金、黑二色的光芒,如流星般迅速没入他的眉心。
龙龟见状,背甲上的纹路骤然亮起,与伏羲石面上的骨签图案遥相呼应,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随后,龙龟载着蛟龙,缓缓沉入洛水之中,只留下一句悠悠余音,在空气中缓缓回荡:“道在人为,人族兴,则二宝兴……”
水面渐渐恢复平静,仿佛方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然而,那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却深深地烙印在了这片天地之间。
唯有伏羲依旧静静地盘膝坐在青石之上,眉心隐隐有河图洛书的虚影流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他低头看向石面上尚未完成的勾画,指尖骨签落下时,不再有丝毫犹豫。
那些圆点、纹路,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秩序组合排列,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指引,渐渐地,化作了最初的“八卦”雏形。
洛水依旧潺潺流淌,带着岁月的痕迹,只是从这一刻起,人族走向文明的第一道曙光,已随着那只献宝的龙龟,悄然沉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这道曙光,却如同永恒的明灯,永远照亮了伏羲前行的道路,更指引着人族在这广袤无垠的洪荒世界中不断探索、发展,迈向充满希望与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