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中的航海图在灯下泛着幽幽的光。柳如烟用镊子小心地展开这张六百年前的桑皮纸,上面的墨迹依然清晰如新。郑和的笔触细腻精准,在南海某处标注了一个形似古琴的小岛,旁边用蝇头小楷写着"天音"二字。
"天音岛..."顾远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手指悬在地图上方不敢触碰,"从没在任何史料上见过这个记载。"
柳如烟将放大镜递给他:"你看这里——"她指着小岛边缘的一排波浪纹,"这些不是装饰,是音符。"
顾远凑近细看,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随意的波浪纹确实构成了某种古老的乐谱符号。更奇特的是,当他把航海图对着灯光时,纸面上浮现出淡淡的红色线条,将几个关键坐标连接成一张网。
"隐形墨水!"顾远倒吸一口凉气,"这是..."
"《松风集》最后一页上的那首密谱。"柳如烟取出琴谱对照,"看,调式和指法完全吻合。"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六百年前,郑和的船队究竟在南海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用如此隐秘的方式记录下来?而柳清源作为宫廷琴师,又为何要冒死守护这个秘密?
"我们需要去一趟南海。"顾远合上地图,声音坚定。
柳如烟却犹豫了:"可这是国家机密..."
"已经不是了。"顾远拿出手机,调出一份电子文件,"老陈今早发来的。国安局研究后认为,这张航海图记载的很可能是一种早已失传的自然现象,而非军事机密。他们特批我们以民间科考的名义前往调查。"
柳如烟接过手机,文件末尾盖着鲜红的公章。她突然想起什么:"那个假周墨..."
"真名叫山本武藏,二战期间被派来中国专门搜罗珍贵文物。"顾远冷笑,"他在狱中全招了,包括当年如何杀害真正的周师叔。"
窗外,秋雨悄然而至,打在梧桐叶上沙沙作响。柳如烟望着雨幕出神,仿佛看见祖父和周师叔年轻时的模样——他们是否也曾像此刻的她和顾远一样,为某个惊天秘密而激动不已?
"什么时候出发?"她轻声问。
顾远握住她的手:"三天后。老陈帮我们联系了中科院的海洋考察船。"
启程那日,天刚蒙蒙亮。柳如烟将"松风"古琴小心地装进特制琴匣,又检查了一遍随身物品:《松风集》的影印本、郑和航海图、祖父留下的笔记...顾远则带上了全套古琴修复工具和一台高精度声呐仪。
"你觉得我们真能找到那个岛吗?"登机前,柳如烟忍不住问。
顾远笑着吻了吻她的额头:"只要跟着琴音走,就不会迷路。"
转机两次后,他们登上了停泊在三亚的"探索者号"考察船。令柳如烟意外的是,船上除了科考队员,还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这位是海洋研究所的郑教授,"老陈介绍道,"郑和后裔。另一位是故宫古琴研究中心的李主任。"
郑教授激动地握住柳如烟的手:"我们家族口耳相传,说先祖留下了一个关于'天音'的秘密,没想到真被你们找到了!"
李主任则对《松风集》爱不释手:"这上面的指法符号,很可能是某种声波密码..."
航行第一天,风平浪静。柳如烟在甲板上弹奏《松风集》中的密谱,顾远则用声呐仪记录海水的震动频率。奇怪的是,每当弹到某个特定段落时,仪器就会显示出一组异常规律的波形。
"像是回声定位..."郑教授盯着数据屏喃喃自语。
第二天傍晚,雷达突然捕捉到一个模糊的信号。船长调整航向,在一片浓雾中,一座形似古琴的小岛若隐若现。更神奇的是,岛上传来若有若无的乐声,竟与《松风集》中的密谱如出一辙。
"这不可能..."李主任声音发抖,"那是钟磬之音!"
考察船放下小艇,众人登岛时已是月上中天。借着探照灯的光亮,他们发现岛上遍布着一种奇特的晶石,每当海风吹过,就会发出悦耳的声响。而在岛屿中央,矗立着一座由同样材质打造的六角形石台,台面刻满了与《松风集》相同的音符符号。
"天然形成的乐器..."郑教授跪在地上,颤抖着抚摸那些晶石,"这是地球上最完美的谐振材料!"
顾远突然明白了什么:"郑和船队当年一定发现了这种矿物的特殊性质。《松风集》不是密码本,而是..."
"使用说明书。"柳如烟接上他的话,心跳如鼓,"这些晶石能产生特定频率的声波,可以用于..."
"航海定位!"郑教授激动地大喊,"难怪先祖的船队从不迷航!"
李主任在石台中央发现了一个古琴形状的凹槽:"柳小姐,请把你的'松风'放上来试试。"
柳如烟依言将古琴放入凹槽,奇迹发生了——琴弦无人自鸣,奏出的正是《松风集》中的密谱!更令人震惊的是,海面上的雾气随着琴音开始有规律地流动,渐渐形成一张清晰的星图。
"北斗七星..."顾远仰头望着雾幕,"这是天然的导航系统!"
郑教授热泪盈眶:"现在我知道为什么这个秘密如此重要了。如果这种技术被滥用..."
"会改变整个航海和通信领域的力量平衡。"老陈神色凝重,"难怪各方势力争抢了六百年。"
返航前,柳如烟从石台上取下"松风",发现琴底多了一个小小的凤凰印记,与《松风集》扉页上的纹样一模一样。海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带来若有若无的琴音,仿佛六百年前的先人在耳语。
"我们会保守这个秘密,对吗?"她轻声问。
顾远揽住她的肩膀:"就像柳清源先祖那样。"
考察船缓缓驶离天音岛。柳如烟站在船尾,看着那座神奇的小岛渐渐消失在晨雾中。她不知道这个秘密还能保守多久,但此刻,她只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
回到琴院已是深秋。梧桐叶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极了天音岛上的晶石乐声。柳如烟将《松风集》和航海图郑重地交给老陈,只留下那张雾中星图的照片,挂在琴室的墙上。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某天清晨,顾远在茶香中问她。
柳如烟望向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教琴,修琴,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顾远笑着吻了吻她的指尖:"听起来是个完美的计划。"
阳光透过窗棂,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琴案上,与"松风"古琴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微风吹过,琴弦轻轻颤动,发出悦耳的嗡鸣,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守护与传承的古老故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