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琴室,柳如烟将管平湖的黑胶唱片小心收好,指尖在封面上停留片刻。距离顾老爷子寿宴还有三天,她决定练习一曲《鹤鸣九皋》作为贺礼——这是象征长寿的曲目,也是她老师最拿手的曲子。
琴弦在指尖下震颤,柳如烟闭上眼睛,让自己沉浸在旋律中。不知为何,今天弹琴时,顾远的面容总浮现在眼前——他专注听琴时微蹙的眉头,谈论古琴修复技术时眼中的光彩,还有那天在雨中离去时挺拔的背影。
琴音戛然而止。柳如烟睁开眼,发现自己弹错了三个音。她深吸一口气,将杂念排出脑海。这时,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顾远"的名字。
"喂?"她接起电话,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
"如烟,没打扰你练琴吧?"顾远的声音通过电波传来,带着一丝笑意。
"没有,刚好在休息。"柳如烟用肩膀夹着手机,无意识地绕着一缕发丝。
"明天国家博物馆有个古琴修复特展,展出了几张唐宋名琴和一些珍贵琴谱。我想着你可能会感兴趣,就托人弄了两张票。"
柳如烟眼睛一亮:"是'千年遗响'那个展览?我听说连故宫珍藏的'九霄环佩'都借出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低低的笑声:"看来我猜对了。明天上午十点,我去琴社接你?"
"好。"柳如烟应下,又补充道,"谢谢你想着这个。"
"应该的。"顾远顿了顿,"对了,我父亲听说你要来演奏,特别高兴,翻出了当年比赛的录像带重温。"
柳如烟脸颊微热:"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在他眼里,你永远是那个天才琴童。"顾远的声音温柔下来,"明天见。"
挂断电话,柳如烟重新抚上琴弦,这次,旋律流畅如溪水,再无滞涩。
第二天,柳如烟比约定时间提前半小时起床。她选了一件月白色改良旗袍,腰间系着淡青色丝带,头发松松挽起,插了一支白玉簪。镜中的女子眉眼如画,唇不点而朱。她抿了抿嘴,又拿起梳子将一丝不听话的发丝别好。
顾远准时出现在琴社门口,今天他穿着休闲的亚麻衬衫和米色长裤,比平日工作时随意许多,却更显得气质出众。
"早。"他为柳如烟拉开车门,"你今天很漂亮。"
柳如烟低头整理裙摆,掩饰突然加速的心跳:"谢谢。"
去博物馆的路上,顾远说起他最近在读的一本关于古琴律学的书,柳如烟不时插入自己的见解。两人聊得投入,以至于错过了停车场入口,不得不绕了一大圈。
博物馆前已排起长队,但顾远带着柳如烟走了VIP通道,工作人员恭敬地迎他们进入特展区。展厅光线幽暗,重点打在一张张历经沧桑的古琴上,玻璃柜中的琴谱泛着岁月的黄。
"看,那就是'九霄环佩'。"顾远轻声说,指向中央展台。
柳如烟屏住呼吸走近。这张传说中的唐琴静静地躺在特制展柜中,漆面斑驳却仍透着内敛的光泽,琴身上的断纹如冰裂,记录着千年时光的痕迹。
"龙龈处的修补很精妙..."柳如烟俯身观察,专业眼光立刻发现了修复的细节。
顾远站在她身侧,距离近得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桂花香:"是故宫修复团队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的。据说用了唐代原有的漆料配方。"
两人一张琴一张琴地看过去,不时交流见解。柳如烟惊讶地发现,顾远对古琴修复的了解远超一般爱好者,甚至能指出几处鲜为人知的修复技法。
"你真的很懂行。"在一张宋琴前,柳如烟忍不住赞叹。
顾远微笑:"我在英国读书时,曾跟随一位古乐器修复师学习过两年。原本想专攻这个领域,但家族企业需要接班人..."
柳如烟第一次听他说起这段经历,不禁好奇:"那你后悔吗?放弃修复工作回家继承家业?"
"说不遗憾是假的。"顾远的目光流连在一张明琴上,"但商业也可以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像我们的'古韵新声'项目,如果能用现代方式传播古琴文化,不也是一种修复?让濒临消失的传统重新焕发生命力。"
柳如烟若有所思地点头。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商业与艺术的关系。
转过一个展区,柳如烟突然停住脚步。角落的展柜中,陈列着一页残破的琴谱,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松风集·残页》。
"这...这是我曾祖父的收藏!"柳如烟激动地贴近玻璃,"《松风集》是他毕生心血,可惜大部分在战乱中散佚了..."
顾远的表情变得复杂:"我知道。这页琴谱是去年在海外拍卖会上发现的,天晟出资购回捐赠给了国家博物馆。"
柳如烟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惊讶与感激:"是你们找回来的?"
"我父亲一直惦记着这本琴谱。"顾远轻声说,"当年...他曾想从你祖父手中购买《松风集》的副本,但被拒绝了。"
柳如烟隐约记起祖父提过这事,但细节已模糊。她正想追问,顾远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看了一眼屏幕,眉头微皱:"抱歉,工作电话,我得接一下。"
柳如烟点点头,继续研究那页琴谱,心中却泛起涟漪。顾家与柳家之间,似乎不止是那场古琴比赛那么简单。
顾远很快回来,神色已恢复如常:"饿了吗?博物馆顶楼有家不错的餐厅,视野很好。"
午餐时,顾远详细介绍了寿宴的安排。柳如烟将在宾客到齐后演奏一曲,之后与家人共进晚餐。
"不用紧张,就当是在自己琴社演奏。"顾远为她斟茶,"我父亲虽然看起来严肃,其实很随和。"
柳如烟微笑:"我不紧张。能为长辈贺寿是我的荣幸。"
顾远凝视着她,突然说:"如烟,关于'古韵新声'项目,我有个新想法。"
"什么想法?"
"我想把你的演奏录制成NFT数字藏品,结合区块链技术,让古琴艺术进入数字收藏领域。"顾远的眼睛亮起来,"这将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定能吸引年轻收藏家的关注。"
柳如烟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你是说...把我的演奏当作商品出售?"
"不完全是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品的数字化呈现。"顾远解释道,"NFT只是载体,核心价值仍然是你的艺术。"
柳如烟放下筷子,眉头微蹙:"但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是演奏者与听者当下的心灵共鸣。把它变成一串代码明码标价...这违背了琴道的本真。"
"正是为了让更多人体验到这种共鸣,才需要借助现代技术。"顾远倾身向前,"如烟,艺术如果不被看见、不被听见,如何传承?"
"被看见和被商业化是两回事。"柳如烟的声音依然柔和,但语气已变得坚定,"顾远,我理解你的商业考量,但古琴对我而言不只是表演艺术,它是修身养性的方式,是..."
"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消遣?"顾远打断她,话一出口似乎就后悔了,"抱歉,我不是那个意思。"
餐厅的氛围突然变得凝滞。柳如烟垂下眼帘,长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我想我们在这件事上有根本分歧。"
顾远深吸一口气:"或许我太急躁了。这个提议可以先放一放,我们以后再讨论。"
柳如烟点点头,但心中的芥蒂已经种下。接下来的午餐在礼貌但略显尴尬的氛围中结束。
回程的车里,两人都沉默了许多。直到顾远送柳如烟回到琴社,他才开口:"明天我派车来接你去寿宴,下午四点可以吗?"
"好的。"柳如烟解开安全带,犹豫了一下,"顾远,关于NFT的事...我需要时间考虑。"
顾远的表情柔和下来:"我理解。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尊重。"
柳如烟点点头,下车离去。走进琴社,她靠在关闭的门后,心跳仍未平静。与顾远的争执让她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仿佛美好的幻想被戳破了一个角。
寿宴当天,柳如烟选了一身淡紫色旗袍,发髻上只簪一支素银簪,端庄而不失雅致。顾远派来的车准时到达,载她前往顾家位于城郊的祖宅。
顾家祖宅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前院假山水榭,后院却是欧式花园。柳如烟被引至一间偏厅稍作休息,佣人送上茶点。不多时,顾远走了进来,今天他穿着正式的深色西装,更显得肩宽腿长。
"准备好了吗?"他微笑着问,目光在柳如烟身上停留片刻,"你今天很美。"
柳如烟抿嘴一笑:"谢谢。曲子已经练熟了。"
"我父亲很期待。"顾远犹豫了一下,"如烟,关于昨天的争论...我很抱歉说话太重。"
柳如烟摇头:"我们只是观点不同,没必要道歉。"
顾远似乎想说什么,但管家此时进来通知宾客已到齐。他只好伸出手:"那我们过去吧?"
柳如烟将手轻轻放在他掌心,感受到他温暖而有力的握持。穿过几重院落,他们来到主厅。厅内陈设古朴典雅,二十余位宾客已就座,主位上坐着一位银发老者,面容严肃,目光如炬——正是顾老爷子。
"爸,这位就是柳如烟小姐。"顾远介绍道。
顾老爷子打量着柳如烟,突然笑了:"小丫头长大了。当年比赛时,你还没这张琴高呢。"
柳如烟恭敬行礼:"顾伯伯好。蒙您记得,不胜荣幸。"
"来,让我听听现在的水平。"顾老爷子指了指厅中央已摆放好的琴案。
柳如烟深吸一口气,走到琴前坐下。她轻抚琴弦试了试音,然后抬眼环视宾客。在人群中,她看到顾远站在父亲身侧,目光专注地望向她,眼中满是鼓励。
指尖落下,一曲《鹤鸣九皋》悠扬响起。柳如烟全神贯注于演奏,手指在弦上翻飞如蝶,时而激昂如鹤唳九天,时而舒缓如羽翼轻拍。最后一个音符余韵未尽,掌声已雷动。
"好!"顾老爷子拍案赞叹,"尽得李派真传,比你老师当年也不遑多让!"
柳如烟起身致谢,目光不自觉地寻找顾远。他正望着她,眼中满是骄傲与欣赏,让她心头一暖。
寿宴正式开始后,柳如烟被安排在顾老爷子左侧就座,这是极高的礼遇。席间,老人兴致勃勃地谈起当年那场古琴比赛,还让佣人取来老相册给大家看。
"如烟啊,你祖父身体还好吗?"酒过三巡,顾老爷子突然问道。
柳如烟放下筷子:"祖父五年前已经过世了。"
顾老爷子神色一黯:"是吗...时间过得真快。"他叹了口气,"当年我们有些误会...可惜再没机会澄清了。"
柳如烟正想问是什么误会,顾远却插话道:"爸,今天是您寿辰,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顾老爷子看了儿子一眼,点点头:"也是。如烟,改天让顾远带你来家里坐坐,我有些关于你祖父的事想告诉你。"
宴席散后,顾远送柳如烟到车前。夜风微凉,他体贴地为她披上外套:"今天演奏得太完美了,我父亲很久没这么开心过。"
"能让他喜欢就好。"柳如烟犹豫了一下,"顾伯伯刚才说的误会...你知道是什么吗?"
顾远的表情在月光下看不分明:"一些陈年旧事,不值一提。"他拉开车门,"我明天要去上海出差,大概一周后回来。到时候我们再详谈,好吗?"
柳如烟点点头,上车离去。后视镜中,顾远的身影逐渐变小,却一直站在原地目送她,直到转弯处才消失。
回到琴社,柳如烟辗转难眠。她起身来到琴室,在月光下轻抚琴弦。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顾远的消息:「到琴社了吗?」
「到了,正准备练会儿琴。」她回复道。
「这么晚还练琴?」顾远发来一个无奈的表情,「别太累着自己。」
柳如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习惯了。你明天几点的飞机?」
「早上七点。」紧接着又一条,「如烟,关于NFT的事,我有个新提议。我们可以先从小范围开始尝试,只录制非传统曲目,比如你改编的那些现代作品。这样既保留了传统的纯粹性,又能开拓新领域。」
柳如烟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她能感受到顾远的让步,但内心深处仍对这种商业化感到抗拒。
「我需要再想想。」她最终回复道。
「当然。晚安,如烟。」
放下手机,柳如烟弹起《离骚》,这首表达忧思的曲子正合她此刻心境。琴音如诉,她想起与顾远相处的点点滴滴——他对古琴的真挚热爱,谈论艺术时眼中的光彩,还有那些不经意间的温柔体贴。可每当触及商业与艺术的边界,两人就像站在峡谷两侧,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琴声渐急,如同她纷乱的思绪。突然,琴弦"铮"的一声断了。柳如烟愣住,看着指尖上的一道红痕,恍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平静地对待顾远了。他在她心中占据的位置,远比她愿意承认的要多得多。
而明天,他将飞往千里之外的上海。一周的时间,或许足够她想清楚许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