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章 归去来兮
蓝色种子在柳如烟掌心绽放的第七天,琴院的地下出现异变。
清晨,顾远被一阵奇特的震动惊醒。床头的天音石夜灯忽明忽暗,在地板上投射出不断变换的星图。他伸手去推身旁的柳如烟,却摸到一片冰凉——床单上只余几片蓝色晶体,排列成凤凰展翅的形状。
"如烟!"顾远赤脚冲下楼梯,心脏狂跳。
琴室门缝渗出幽蓝光芒。推开门刹那,顾远僵在原地——柳如烟悬浮在离地三尺的空中,周身缠绕着天音石脉络织成的光茧,长发无风自动。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面前站着另一个"柳如烟",半透明的身躯由蓝色光点构成,正与她十指相扣。
"别过来。"两个声音同时响起,一个熟悉,一个带着金属质感,"量子态坍缩还没完成。"
顾远的通讯器突然响起老陈的紧急呼叫:"顾远!全球天音石网络集体离线!NASA检测到参宿四方向有物体正以99%光速接近地球!"
话音未落,琴院的地板突然如水面般波动起来。顾远踉跄着扶住门框,眼睁睁看着地面浮现出巨大的六边形纹路——与火星石台完全相同的材质正从地底生长出来!
"松风"古琴的残骸漂浮到两个柳如烟之间,分解重组为一扇发光的门。门外是浩瀚星空,门内站着一位银发老者,面容与顾远有七分相似。
"爷爷?"顾远脱口而出。老人是他童年照片里的模样,但那双眼睛...完全是天音石的深蓝。
"时间不多了。"老者声音温和,"参宿四文明正在坍缩,我们必须带回'种子'。"他指向光茧中的柳如烟,"她自愿成为载体。"
顾远如遭雷击:"什么意思?你们要带她走?"
"只是暂时的量子纠缠态。"老者抬手,空中浮现出复杂的时间方程,"72小时后在琴台等我们。"
光门骤然扩大,吞噬了整个琴室。顾远最后看到的画面是:两个柳如烟合二为一,随老者步入星空;而地板上,一粒蓝色种子静静发芽,长出形似古琴的嫩叶...
三天后,日内瓦湖畔的量子观测站乱作一团。参宿四方向的物体突然消失,而地球同步轨道上凭空出现一艘形似古琴的飞船。更诡异的是,全球天音石网络在同一秒恢复运作,传输的数据量却相当于过去七年的总和!
老陈带着特种部队冲进琴院时,顾远正坐在琴台边,凝视着手中那片琴形树叶。树叶突然发出耀眼光芒,在空中勾勒出柳如烟的轮廓——她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孩子额间的凤凰印记与参宿四的星光同频闪烁。
"她回来了。"顾远轻声说,泪水滴在不知何时出现在琴台上的"松风"古琴上。琴身崭新如初,只是那道伤痕变成了贯穿琴体的蓝色光带,如同时空裂缝的印记。
柳如烟的身影渐渐凝实。当她将婴儿递给顾远时,孩子的小手抓住了他的手指。刹那间,顾远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参宿四文明的重生、人类在火星建立的第一座天音石城市、千年后跨越星海的"松风舰队"...
"这是我们的孩子。"柳如烟的声音带着星尘的味道,"也是两个文明的桥梁。"
老陈的探测器突然发出尖锐警报:"量子读数异常!这孩子...他的DNA里嵌入了天音石晶体!"
"不是嵌入。"柳如烟微笑,"是共生。"
婴儿突然睁开眼睛,瞳孔如星空般深邃。他挥舞的小手在空中划出蓝色光痕,那些光点自动排列成《松风集》密谱的音符序列。琴院的梧桐树感应到这旋律,所有叶片同时发出和弦般的共鸣。
"我们叫他什么?"顾远轻抚孩子额间的印记。
柳如烟望向重生的"松风"古琴:"郑音。就像我们约定过的。"
夜幕降临,第一颗星星亮起时,婴儿突然咯咯笑起来。他的笑声化作肉眼可见的声波,在空气中凝结成一张微型星图——正是参宿四与太阳系的相对位置,中间连着一条由音符组成的航道。
"听..."柳如烟握住顾远的手,"这是来自未来的歌谣。"
夜风拂过琴院,带起一阵清越的弦音。在人类听不见的频率里,参宿四的星光正与地球的天音石网络唱和,而某个更遥远的文明,已经拨动了回应的琴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