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段日子。

长安城东西两市。

有店铺出售煤石,据说可以用来代替木炭。

煤石,大唐普通百姓都知道,烟气大,而且有毒。

起初,百姓只是观望,并没有人购买。

在店家不断的讲解,和店铺门口的煤炉不间断的演示之下。

百姓发现,这煤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烟气。

此时的大唐,有很多穷困百姓,一家人在冬天只能在四处漏风的破屋内抱团取暖。

终于有熬不过的百姓,尝试性的买了一些回去。

按照商家的使用方法,他们发现,这一夜是他们在这个冬天里过的最舒服的一夜。

在有人尝试以后,发现并没有什么不妥。

开始陆陆续续的有百姓购买,而煤石的作用也慢慢被人发掘。

煤石不仅耐烧,而且按照商家的使用方法,还可以用来生火做饭。

而最重要的原因,相比木炭的价格高昂,煤炭价格低到令人发指,简直就是半卖半送。

消息不胫而走,百姓望风而动。

东西两市贩卖煤炭的店铺,从百姓只是观望到蜂拥而至的争相购买,只用了不到三天。

特别是西市,煤炭的出现和新的使用方法,对那些西市的穷人来说就是福音。

而那些囤积木炭的商贾贵族而言,起初听到有人用煤炭代替木炭,他们嗤之以鼻。

商贾对于形势的敏锐判断异于常人。

但看到有人购买煤炭后,第二天再去购买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事情超出了他们想象。

看到贩卖煤炭的店铺门庭若市,这些商贾终于按耐不住不了。

也有一些中小阶层无权无势的商贾小贩看到了煤炭的价值,他们向店铺一次性订购大批量的煤炭,准备贩卖到长安以外的地方。

对此,江言没有阻止,而且喜闻乐见。

至于那些商贾小贩会不会将煤炭卖到高价,这也不是他所关心的,市场有市场的规律。

而那些囤积木炭的商贾背后,正是范阳卢氏。

此时,东市卢府。

几位衣饰华丽的商贾战战兢兢的站在大厅内。

地面上,是摔碎的瓷器。

卢寅坐在上首,胸口起伏不断,面色阴沉,眼神中透着狠毒。

“可有查出这几家商铺的来路?”

卢寅咬牙切齿的问道。

一位身宽体胖,满身肥肉的商贾擦着额头的冷汗,站了出来。

“小人已命人查过,那几家店铺的背后都是长孙家和程家。”

听到胖子的话,卢寅有些憋屈。

虽然他们这些世家底蕴深厚,可与这些关陇豪强相比,这些人都是与当今圣上出生入死,情同手足,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手握军权。

明面上,这些世家还真不能与他们抗衡。

可让他咽下这口气,他实在是咽不下去。

这不仅是挡了他的财路,更是打了他们世家的脸面。

“那些煤石是从何处而来?”

胖子商贾回道:

“小人查过,每日城门一开,便有脚力运送过来几车煤石,而这些煤石据说都来自城外的一处庄子。”

“那庄子可查清楚了?”

“小人已命人去查了,还没有回复。”

“废物!”

卢寅愤怒的情绪已经得到平复,大脑开始思考对策。

“煤石烧起来有毒,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为什么这些煤石却没事?”

胖子回道:

“公子,小人看过,这些煤石比起其他的煤石,油而细腻,根据那些店铺的店家所说,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卢寅眯着眼睛,脸色阴沉,道:

“若是还是毒死人了呢?”

“这…这…”

胖子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时,一位梳着两撇胡子,长相猥琐的男子走了出来,道:

“若是因为燃烧煤石而毒死了人,到时候只要有人向圣上施压,即使圣上不处置长孙家和程家,也会不得不禁止出售煤石,彼时,木炭又掌握在我等手中。”

一股阴谋的味道不言而喻。

卢寅很欣赏的看着猥琐男,猥琐男感受到卢寅欣赏的目光,情不自禁的挺起胸膛。

胖子听到二人的对话,额头的冷汗,越来越多。

宣德殿内。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出。

长安城煤炭的出现,李二已经知道,而且早在李承乾替太上皇安装暖气的时候,他便知晓。

只是没有想到,这煤炭果然有奇效,解决了长安城百姓在这个冬天最大的困扰。

今天,可以说是他继位以来,笑的最多的一次。

“朕真没想到,这帮小子成立的什么共济会,还真能办点实事。”

李二说道此话,语气中透着骄傲。

房玄龄和杜如晦很快从李二话中抓住了什么,问道:

“陛下,何为共济会?”

李二笑着说道:

“哦,朕听承乾说,是他和长孙冲,程处默还有江小子组成的一个叫什么,什么组织来着。”

“对,就是叫组织,专门为了赈济百姓,所以叫共济会。

起初,朕以为只是孩童的玩耍之言,只是没想到这次还真给朕一个天大的惊喜。”

说完,李二又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李二的话,听到底下一帮臣子的耳中,却变成了另外一层意思。

这不是公然的拉帮结派吗?

李承乾是太子,而共济会中的这些人,日后成长起来,不就是妥妥的太子党羽吗?

可看着皇上,好像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难道只是因为这些人还是孩子?

房玄龄和杜如晦心中不断的思忖着:

要不要让自家的子嗣也加入进去?

君臣几人又商量了一番国事,其他人退下,只留下房玄龄。

李二走在前方,房玄龄留下半个身位,在旁陪同。

“元龄,朕交由你办的事,办的如何?”

房玄龄沉默了一下,道:

“陛下,襄阳公主,雅礼有度,性孝睦,知循守距,也到了适配的年纪了。”

房玄龄看不到李二问话时的表情,但语气中透着冷漠与清冷。

“嗯。”

君臣二人的话点到即止,谁也没有把话说透,但都知道意思。

忙完政事,李二来到立政殿。

殿内温暖如春,与阴冷的宣德殿相比,这里简直就不是一个季节。

收到通报。

长孙皇后急忙出来迎接。

李二满脸宠溺,与刚刚的冷漠相比,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哼,承乾这小子,知道给自己的爷爷和母后安装暖气,偏偏把朕这个父皇抛之脑后。”

长孙看见李二吃醋的表情,有些好笑,连忙劝说道:

“陛下,承乾平日里见到您,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哪里还敢往您身边凑。不过承乾昨日还跟臣妾说了,马上就带人给陛下装上暖气。”

“朕有这么可怕吗?”

长孙抚摸着李二的后背说道:

“您是他们的父皇,就该有皇上的威严,那些孩子平日对您是又敬又怕。”

这时。

六岁的李丽质跑了过来,直接爬到李二的怀中。

“父皇一点也不可怕,丽质最喜欢父皇了。”

李二宠溺的抱着李丽质,像是想将心中的亏欠弥补在这个六岁的女儿身上。

“算那小子还有点良心,让他明日给朕把暖气装上。”

说完,李二逗弄着李丽质。

长孙看着父女二人闹腾着,脸上尽是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