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送走李承乾。

宫里便来人传旨。

命江言即刻进宫面圣。

江言跟着宫里的太监进入皇宫。

此时,禁鼓已经响起,街面上的人赶着最后的时刻,或出城,或回到城里的家中。

江言不用担心宵禁,毕竟是皇上召见。

大殿内。

李二像往日一样批着奏章。

江言拜道:

“小子江言,参见陛下。”

李二命人赐坐。

神情有些疲惫。

“外面的事已经知晓了?”

“嗯,已经知晓。”

“那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面对李二的询问,江言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沉默了一会儿,李二也不着急催促。

“小子以为,此事不过是有些人因为利益受损,狗急跳墙罢了。”

李二没想到江言一句话便说透了事情的真相,心里有些欣喜。

“哦?仔细说说。”

“陛下,今年冬天虽不下雪,但气温骤降,百姓食不果腹,更不用说,一些过冬之物。粮食,木炭,衣饰都被世家大族所控。

此次煤炭的出现,正是触及了长安城内囤积木炭的商贾的利益,而这些商贾的背后正是范阳卢氏,小子以为,此事最大的获益者正是囤积木炭的卢家。

他们想以一百五十条人命,来激发民怨,以此来迫使朝廷下旨禁用煤炭。”

江言的话比杜如晦说的更加的透彻,甚至指明了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范阳卢氏。

倒不是江言比杜如晦聪明,只是杜如晦在面对世家时,多少还有些隐晦。

“你说的没错,不用想,明日早朝,必会有人出来,要求朕下旨禁用煤炭,而且还要朕拉个人出来,杀了,以平民怨。”

说到杀人,李二双眼冒着金光,死死地盯着江言。

“你和承乾,长孙冲,程处默一起鼓捣的煤炭。

一个太子,两个贵族子弟,你说到时候朕该杀谁?”

江言听到此话,身体一抖。

卧槽,赤裸裸的威胁。

“陛下,对方以民意胁迫,我们何不顺其民意,来解决此事?民意是可以操控的。”

听到江言的建议,李二嘴角不自觉的轻轻扬起。

他觉得自己的话唬住了江言,这小子只要给点压力,连说话都变得利落了。

“哦?你有何计谋尽管说来。”

“陛下,百姓苦世族压迫久矣…”

于是江言将心中的对策一一道来。

整整一柱香的时间。

李二听后,眼皮直跳,心惊胆战。

这小子真是歹毒。

这是要挖世族的根啊!

但江言所说的计谋,即使不能重创世家,至少也能让他们有所收敛,自己又何乐不为?

李二当即下旨,道:

“江言听旨,朕限你五日之内解决此事。”

江言神情一愣,想要推脱,但看到李二那种危险的表情,形势所迫,只好领命。

“小子领旨。”

从皇宫出来天色已暗。

街面上除了巡逻的士兵,不见任何踪影。

送行的太监提着灯笼在前方引路,士兵看到二人,也只是多看了一眼,并没有追问。

回到食为先。

阿贵,三郎,还有大牛,还没有歇息。

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江言回来。

见到江言回来,三人心中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江言让三人前去睡觉,自己回到书房,脑中盘算着后续的事情该如何进行。

李二命自己解决此事,但按江言的计划,解决此事必须得先查明事情的真相,握有实质性的证据。

就这样,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朝。

宣德殿内。

满朝文武垂立。

李二稳坐上首。

在听完官员对于各地实情的汇报。

李二扫视群臣,见无人上奏,示意御前太监张公公。

张公公唱道: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就在众臣准备退去时。

御史大夫崔礼出列,道:

“陛下,臣有事请奏。”

见到俯身奏事的崔礼,李二心想:

果然还是来了。

“准。”

崔礼得到李二恩准,摆了摆衣饰,正色道:

“陛下,昨日归义坊一百五十人丧生,臣听闻皆是因为煤炭烟气所毒,臣恳请陛下下旨,缉拿贩卖煤炭的背后之人,并禁止民间使用煤炭。”

崔礼说完,就有其他的官员出列,这些官员或出之世家,或与世家有关。

“臣等附议。”

而朝中官员都知道,贩卖煤炭的店铺皆是出之长孙家和程家。

此时的长孙无忌正在准备平叛罗艺造反之事,并不在朝中。

而正在武官行列的程咬金听到此话,火冒三丈。

“放屁,你这老倌,有何证据?那贩卖煤炭的店面有某家一份,你是要陛下缉拿某?”

崔礼若是平时见到程咬金也有躲着的份,但现在是在朝堂上,满朝的文武,想着程咬金也不敢怎样。

心气也硬了起来。

“程知节,某乃御史,有风闻奏事之能,不需要证据,而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贤明,若此事真与程知节有关,某想陛下也决不会包庇?”

崔礼说的话很有意思,当着满朝文武吹捧李二贤明,实则是为了将李二架到高点,若是日后此事真与程咬金有关,也不好什么都不做。

李二此时脸色已经暗沉。

程咬金瞪着铜铃般的双眼,他虽然外表粗矿,内心却心细如发,哪里听不出崔礼话中的意思。

当即按耐不住,挽起衣袖,大喝道:

“呔,该死的老倌,看某今日不活剥了你。”

说着,便向崔礼冲了过去。

崔礼大惊,他没想到这粗货真的敢在朝堂上大大出手,急忙向旁边的柱子后面躲去。

程咬金身旁的武将急忙将其拦住,但一名武将明显不够,顿时,其他人也上前帮忙。

一时间。

宣德殿内,文官武将乱着一团。

暴喝声,哀嚎声,劝解声,斥责声,此起彼伏。

李二看着自己的臣子。

脸色越来越难看,胸口起伏不断,眼神像是要吃人一般。

“够了!”

李二怒喝道。

听到陛下怒斥的声音。

大殿内的臣子顿时醒悟过来。

一群人立马朝陛下跪拜。

“臣等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臣等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大殿内响起众大臣告罪的声音。

“尔等身为大唐栋梁,朕的肱骨之臣,如今却在朝堂如此失礼,与那些无知的乡野村夫有何分别?朕真是太失望了。”

面对陛下的严厉斥责,大臣们胆战心惊。

“臣等知罪。”

“臣等知罪。”

“退朝!”

李二愤怒的甩了下衣袖,直接离开大殿。

殿内的大臣见陛下已经离开,不约而同的起身。

程咬金等一批武将怒视着崔礼等人,从其身旁走过。

等大殿内的大臣一一退去,只留下与世家有关之人。

他们面面相觑,总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经过一场闹剧,崔礼的奏请,也被人抛之脑后。

再说到李承乾与长孙冲,程处默三人,一早就赶到食为先。

几人都知道昨日夜里陛下召见江言的事。

江言招待几人一起用餐。

李承乾问道:

“昨日父皇可与你说了什么?”

三人都将目光注视着江言。

“陛下下旨,命我五日之内查明此事。”

江言告诉他们的是查明而非解决。

一来解决这件事的条件就是查明此事。

二来后续的一些事宜,江言此时并不想告知几人。

用完早餐,四人一同赶往光德坊,开始调查此次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