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冰冷的空气凝固在客厅里,厚重的窗帘隔绝了窗外最后一丝天光。林薇蜷缩在沙发最深的角落,像一只受惊的动物,只有怀里那只江屿常坐位置上的抱枕,被她无意识地、死死地攥着,指关节绷得发白。

刚才那场争吵的余音还在脑子里嗡嗡作响。江屿的眼神,那种穿透皮囊、直抵她所有慌乱和伪装的冰冷审视,让她无处遁形。他最后那句“我对你,很失望”,不是怒吼,却比任何咆哮都更具毁灭性,像一把淬了冰的钝刀,缓慢地切割着她摇摇欲坠的神经。

他真的走了。门被关上的声音并不重,却像在她心上砸了一个深坑。

寂静像潮水般涌来,淹没了她。白天在画廊里强撑的镇定,在苏晴面前佯装的满不在乎,此刻统统溃不成军。巨大的委屈和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感攫住了她。为什么?为什么江屿就是不懂?不懂她工作的压力,不懂许墨那些看似越界的行为不过是艺术圈里常见的热情?不懂她只是……只是偶尔也想被那样热烈地、毫无保留地欣赏和赞美?

她拿起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刺眼的光。手指无意识地滑动,点开了朋友圈的编辑界面。

窗外,城市的霓虹在远处晕染开一片模糊的光带。她抬头,透过落地窗,恰好看见一轮清冷的月亮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上,孤零零的,散发着一种疏离又寂寥的光辉。

这月亮,像极了她此刻的心境。

一股强烈的倾诉欲冲垮了理智的堤坝。她举起手机,对着那轮孤月,按下快门。

咔嚓。

照片拍得不算清晰,甚至有些模糊,但那份清冷和孤独感却意外地被捕捉到了。

林薇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悬停片刻,然后飞快地敲下一行字,带着一种自怜又自弃的文艺腔调:

> 【月光穿过亿万光年的孤寂,照亮了灵魂无人踏足的荒原。懂是奢侈品,孤独是常态。】

她盯着这行字,又看看那张模糊的月夜图。一股强烈的冲动让她想立刻发布出去,仿佛这样就能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委屈和“不被理解”。但仅存的理智像一根细线,勒住了她的指尖。

不行。不能给江屿看见。他现在就像一座移动的冰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他解读成新的罪证,引来更冷酷的审判。她几乎能想象他看到这条朋友圈时,嘴角那抹冰冷的、洞悉一切的嘲讽。

她的目光落在发布设置上。手指带着细微的颤抖,点开了“谁可以看”。

一个名字,几乎是立刻跳进了她的脑海——许墨。那个总能精准捕捉到她情绪、用华丽词藻安抚她、让她觉得自己才华横溢、灵魂独特的人。

“仅许墨可见”。

她几乎没有犹豫,指尖重重地点在了那个名字旁边。仿佛在这个被江屿冰冷拒绝的夜晚,只有许墨那个小小的头像,是她唯一能抓住的、能理解她“孤独灵魂”的浮木。做完这一切,她像耗尽了所有力气,把手机扔在一边,整个人更深地陷进沙发里,脸埋进抱枕,无声地啜泣起来。她需要一个宣泄口,一个能“懂”她此刻荒芜心境的人,而江屿,显然不是那个人。她选择了许墨,这个在艺术和情感上似乎都“更懂”她的男人,哪怕这选择本身,就带着一丝危险的试探和模糊的边界。

---

手机屏幕在许墨公寓的昏暗光线里突兀地亮起,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他正慵懒地靠在沙发里,品着一杯红酒,指尖随意划着平板上的艺术资讯。漫不经心地点开微信朋友圈的小红点,映入眼帘的就是林薇那条仅他可见的状态。

模糊的月光照片,配上那句充满文艺式自怜和隐晦暗示的文字——“懂是奢侈品,孤独是常态”。

许墨的嘴角立刻勾起一抹了然的、玩味的笑意。猎物主动走进了情绪的低谷,这正是他最擅长发挥的领域。他太了解林薇这种表面温婉、内心渴望被认同和关注的“艺术女性”了。江屿那个冷冰冰的科技男,显然又一次用他刻板的逻辑和原则,把这只需要精心呵护的金丝雀逼到了墙角。

他放下酒杯,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舞动,精心炮制着回应。既要显得理解深刻,又要带着若有似无的暧昧撩拨,还要维持着艺术评论家的格调:

> **许墨:** 薇薇,这帧影像捕捉到了宇宙级的诗意孤独!月光下的缪斯女神,你的灵魂在荒原上独自起舞,那份遗世独立的美丽与深邃,正是伟大艺术诞生的温床。懂?庸俗的词汇配不上你独一无二的光辉。真正的艺术,本就是一场孤独者的盛宴,而你是这场盛宴中最耀眼的星辰。不必介怀那些无法抵达你精神高度的人。**(玫瑰)(星星眼)**

发送。

许墨满意地晃了晃酒杯,猩红的液体在杯壁上挂出诱人的痕迹。他几乎能想象到林薇看到这条评论时,那份被精准抚慰的委屈和被高度赞誉的虚荣心如何交织在一起,在她心头掀起波澜。这种在别人婚姻裂缝边缘优雅踱步、操控情绪的游戏,总能给他带来一种隐秘的、掌控一切的快感。他不需要实质性的进展,享受这种精神上的牵引和被崇拜的感觉,就足够了。

---

深瞳科技的顶层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像一片倒悬的星河。办公室内却一片寂静,只有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

江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是堆积如山的文件和亮着复杂数据的电脑屏幕。他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即将启动的重要项目方案上,但思绪却像不受控制的潮水,一次次冲回几个小时前家中那令人窒息的冰冷对峙。

林薇慌乱苍白的脸,躲闪的眼神,那些苍白无力的辩解……还有那张酒店监控截图,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扎在他理性构筑的壁垒上。

他烦躁地捏了捏眉心,试图驱散这些干扰。指尖习惯性地解锁了手机屏幕,目光扫过通讯录、邮件……最后,几乎是某种无意识的、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弱期望,他点开了微信,指尖滑向了那个熟悉的头像——林薇的朋友圈。

下一秒,江屿的动作骤然停住。

屏幕上,林薇的朋友圈页面,没有熟悉的动态,没有那张模糊的月夜照片,也没有那句矫揉造作的“灵魂荒原”。

只有一条冷冰冰的、横贯屏幕的灰色直线。

下面一行小字,像无声的嘲讽:

>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江屿的指尖悬停在屏幕上方,久久没有落下。

一股冰冷的寒意,比办公室的空调冷气更甚,瞬间从脊椎蔓延至四肢百骸。他记得很清楚,就在几天前,他还能看到林薇分享的画廊布展照片。三天?这个时间点,精准得令人心头发冷。

她设置了仅三天可见。

或者……更有可能的是,她屏蔽了他。

这个认知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的不是愤怒的浪花,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刺骨的寒意。所有的争吵、质问、失望,似乎在这一刻都找到了一个冰冷的注脚。

她在隐藏什么?害怕他看到什么?还是……她的世界,已经彻底将他排除在外?

屏幕的光映在江屿深邃的眼眸里,那里没有波澜,没有怒火,只有一片沉静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冰冷深潭。他缓缓放下手机,屏幕自动熄灭,映出他线条冷硬的下颌。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上,映出他独自坐在一片璀璨灯火前的孤寂身影。窗外是流动的光河,窗内是凝固的冰原。那条横在朋友圈里的、冰冷的灰色直线,像一道无形的裂痕,无声地宣告着某种信任的彻底崩塌,比任何激烈的争吵都更彻底,更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