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毕业那年夏天,南方小城的暑气蒸腾,教室风扇徒劳搅动着粘稠的空气。班主任把硬壳纪念册郑重分发到每个人手中,声音里有种不合时宜的肃穆:“写点东西吧,给二十年后的自己。”

我接过那本沉甸甸的册子,封面烫金的“前程似锦”四字刺得眼睛发烫。阿杰正把纪念册翻来覆去掂量,嘴里啧啧有声:“老班真下血本了,这玩意儿能换多少游戏币啊?”他最终只在“未来计划”那栏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墨迹未干就被他蹭花了半边脸,像哭又像笑。他冲我咧嘴一乐,满不在乎:“想那么远干啥?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坐在前桌的阿明听见了,探过身来,带着一股热烘烘的汗味:“阿杰你这纯属浪费纸!”他拧着眉头,神情严肃得有些滑稽,笔尖在纸上戳出好几个小坑:“我得好好写……嗯,就‘赚大钱,过好日子’!”写完他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挠头嘀咕:“可……干啥能赚大钱呢?”

阿宇就坐在我旁边,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专注而锐利。他下笔如飞,一行行小字清晰得像刻印上去的:“三年内考入省城工业大学,五年内进入本地大型国企。”说完他吁了口气,合上纪念册,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工程。我问他:“再往后呢?十年二十年呢?”他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想那么远多累?走一步看一步呗,先把眼前这几步踩稳再说。” 他语气笃定,规划如同他精心演算的几何题,步步为营,清晰可测。

我的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微微颤抖。窗外的蝉鸣突然尖锐起来,家乡那条漂满垃圾、散发异味的护城河,那些掩鼻匆匆走过的乡亲……画面纷至沓来。我吸了口气,郑重写下:“十年内成为环保工程师,用技术改善家乡水质。” 接着,在下面空白处,我列下了分阶段计划,如同刻下一条不可回头的阶梯——大学、专业方向、实践积累、核心技术突破……笔迹清晰,墨迹深重,几乎要透过纸背。

阿杰探头看了一眼,夸张地倒吸一口凉气:“嚯!阿哲,你这规划书呢?累不累啊?”阿宇也侧目,带着一丝不解的审视。阿明则干脆凑过来,指着“核心技术突破”那几个字:“这个……能换钱不?”我笑了笑,没说话,只是默默合上了纪念册,封面上“前程似锦”的金字似乎沉甸甸地压在手心。

***

最初三年,时间如被不同密度的筛子滤过,留下迥异的轨迹。

我如愿考入北方的重点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宿舍熄灯后,应急灯惨白的光圈是我的孤岛。空气动力学公式、流体力学图谱在眼前缠绕飞舞。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从课堂延伸至图书馆的期刊库,再蔓延到假期里跟随导师深入各个污水厂的实地调研。刺鼻的气味钻进鼻腔深处,采样时冰冷的污水浸透袖口,冻得手指发僵。疲惫像沉重的铅块坠在眼皮上,可每当深夜合上书本,那浑浊发臭的家乡河水就在黑暗中无声涌动。我揉揉酸涩的眼睛,在日记本上写下当日的进展,仿佛在无垠的沙漠里,为下一个绿洲刻下微小但确定的坐标。窗外是北方凛冽的寒风,但心中那条浑浊的河流,日夜奔流,提醒我为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