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回头。身后Z-00的培养舱缓缓闭合,编号熄灭,像一颗终于停止跳动的蓝色心脏。
而在无人知晓的云端,一段新的基因序列悄然编译,文件名为:
“苏晚-2025-重启版”。
(十三)
凌晨四点十一分,苏晚站在旧城区最高的烂尾楼顶,风把她的风衣吹得像一面残破的旗。胸针在领口轻轻震颤,仿佛随时会化作一只真正的银鸢尾飞走。她手里握着一部老式卫星电话——十年前实验室的备用通讯器,电池盖用胶带缠了三圈,屏幕却奇迹般地亮起,显示一条未读坐标:北纬31°14′,东经121°29′,高度负37米。
那是黄浦江底,旧世博园遗址下方,曾经用来测试深海压力舱的废弃隧道。苏晚知道,那儿也是“母体协议”真正的终止节点。她按下拨号键,电话里传来潮汐声,紧接着是顾峻——或者说,是E-17残存在云端里的最后一次心跳——变成一串静默的摩尔斯:·---- ----- ·---- -----。1410。军用时,那是“立刻撤离”的代号;在实验室的暗语里,却是“回家”。
她把电话揣进兜里,转身下楼。电梯井早已锈蚀,她踩着钢筋裸露的楼梯,每一步都溅起细小的铁屑。下到第七层时,黑暗里亮起一点红光,像有人在等最后一班地铁。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一个穿连帽雨衣的少年,帽檐滴着水,怀里抱着一只黑色Pelican手提箱。
“林岚让你来的?”苏晚问。
少年抬头,虹膜下面藏着一圈橙红色裂纹,和林岚发病时一模一样——那是记忆黑市的标记,表示他曾被非法植入过别人的死亡记忆。他没说话,只是把手提箱递过来。箱盖弹开,里面是一支真空采血管,标签写着:M-3-α。管壁里浮着半毫升近乎透明的液体,只有在紫外灯下才能看到极淡的青色荧光,像冰层下的磷虾。
“林岚死了。”少年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磁带倒带,“她让我告诉你,M-3-α是母体协议最后的补丁,能把被覆盖的记忆重新释放。代价是——”他指了指自己的虹膜,“——使用者在72小时内会出现不可逆的视网膜液化。你会看见所有被删除的过去,然后它们会烧穿你的眼球。”
苏晚合上箱盖,金属扣发出清脆的咔哒。“替我谢谢她。”她转身继续下楼,少年却追上来,把一张折成四方的便签塞进她口袋:“林岚还说,如果你敢不用,就把她的记忆也一起扔进江里。”
(十四)
五点零九分,苏晚骑着一辆借来的电动车穿过外白渡桥。雨后的空气带着铁锈和桂花混合的腥味,江面漂着零星的LED河灯,像被冲散的星图。她把车停在十六铺码头,从后备厢拖出一只潜水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