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这是你画的?”

陈默猛地惊醒,像做错事被抓到的小孩,下意识地用脚去抹地上的线条。回头一看,是工程监理方的一个年轻技术员,姓李,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

“别擦别擦!”小李技术员急忙蹲下身,仔细看着地上尚未被完全抹掉的草图,眼中露出惊奇和欣赏,“这结构节点处理……很巧妙啊!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建筑的?”

陈默的嘴唇动了动,喉咙像被堵住,最终只是摇了摇头,眼神重新变得灰暗。

小李技术员看着他身上的工装和布满老茧的手,似乎明白了什么,没有再追问。他只是拍了拍陈默的肩膀,语气诚恳:“画得真的很好。可惜了……”他顿了顿,看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主体框架,若有所思,“对了,我们监理组这边正好缺个能看懂复杂图纸、会做基础测绘记录的帮手,活儿不重,但需要点基本功。你……愿不愿意试试?工资比绑钢筋高点。”

那一刻,陈默死寂的心湖,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虽然微不可察,但终究,漾开了一丝微澜。他看着小李技术员真诚的眼睛,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双本该握着绘图笔、此刻却布满伤痕和老茧的手,沉默了几秒,然后,极其缓慢,却无比坚定地点了点头。

4 暗流涌动与伤疤上的光芒

进入监理组,对陈默而言,是从地狱边缘爬回人间的一小步。工作环境相对干净安静,脱离了最繁重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他重新触摸到了图纸——那些冰冷的线条和符号,对他而言,是失而复得的语言。

他异常珍惜这个机会,沉默得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白天,他一丝不苟地跟着小李技术员跑现场,核查尺寸,记录数据,学习施工规范;晚上,别人休息,他就窝在工棚角落那盏昏黄的灯泡下,如饥似渴地研读小李借给他的专业书籍、图集,甚至是一些淘汰下来的旧图纸。他将工地上看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沉降、裂缝、材料浪费、工人操作的隐患——与书本上的理论一一对照、思考。那些曾经在课堂上觉得枯燥的力学计算、结构原理,在真实工地的映照下,变得鲜活而深刻。

他依旧沉默寡言,但眼神里死寂的灰暗,正被一种专注而内敛的光芒所取代。小李技术员看在眼里,愈发欣赏这个来历不明却天赋惊人的年轻人,开始让他接触更核心的技术资料,甚至允许他协助处理一些简单的技术核定单。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林薇的生活却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凭借着名校光环(尽管她的学业成绩并不出众)和父亲林国栋在建筑学界深厚的人脉资源,她轻松进入了一家顶尖的建筑设计院。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一些重要项目的设计团队名单里,虽然明眼人都知道,那些精妙的设计方案与她关系不大,她更像一个镀金的点缀。她享受着众星捧月的感觉,出入高级场所,言谈举止间充满了优越感。父亲林国栋的权势,为她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坚固的保护墙,将任何可能的质疑和风浪都隔绝在外。她早已将图书馆里那个微不足道的插曲和陈默这个人,彻底抛在了脑后。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默被派往城市中心一个因资金链断裂而烂尾多年的巨大工地做测绘记录。这片被围挡圈起来的荒芜之地,宛如城市肌体上一道丑陋的伤疤,钢筋裸露,水泥风化,杂草丛生,成了流浪汉的栖身之所和城市垃圾的堆积场。周围繁华的商圈与这里的破败形成了令人心酸的强烈反差。陈默站在巨大的废墟中央,脚下是碎裂的预制板,头顶是扭曲锈蚀的钢结构骨架,断壁残垣无声地诉说着被遗弃的痛楚。夕阳的余晖给这片废墟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