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拿起相框,指腹摩挲着冰冷的玻璃表面,仿佛能触碰到照片里那滚烫的青春和誓言。张磊……这个在戈壁滩上和我一起啃过沙、流过汗、扛过零下三十度严寒的老战友。离开基地后,他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人品,在业内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是一家大型精密仪器供应商的副总,手握资源,人脉深厚。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虽然见面不多,但那份在极端环境下淬炼出的情谊,从未褪色。在我初入A公司遭遇技术瓶颈、孤立无援时,是他远程帮我分析数据,提供思路。在我被周立仁和李峰联手打压、倍感压抑时,也是他在电话那头听我倾诉,给我打气,骂一句“操蛋的资本家”,却又能冷静地帮我分析利弊。

他是我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名利场里,为数不多还能称之为“兄弟”的人。

现在,A公司这个巨大的“天穹”项目,卡在了最要命的地方——一套价值数千万、精度要求达到纳米级的高端检测设备采购上。国际巨头垄断,报价高得离谱,交货期长得令人绝望。国内能勉强摸到边的供应商,技术实力又参差不齐,风险巨大。这个瓶颈,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横亘在项目面前,让整个团队一筹莫展。

李峰为此焦头烂额,在周立仁面前拍了无数次胸脯,又无数次被骂得狗血淋头。周立仁只丢给他一句话:“我不管过程,只要结果!钱不是问题,但必须按时、按质!”

“按时、按质”……这四个字像四座大山,压在李峰头上,也间接压在我身上。我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李峰一定会把所有的怒火和压力,变本加厉地倾泻到我和我的团队头上。他会更疯狂地削减预算,更粗暴地干涉技术路线,更肆无忌惮地肢解我的团队。

就在昨天下午,李峰把我叫到他装修奢华的办公室里。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面,他难得地没有疾言厉色,而是亲自给我倒了杯茶,脸上堆着一种混合着焦虑和伪善的笑容。

“老冯啊,”他搓着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诚恳”,“‘天穹’这个项目,现在可是到了生死关头了!那套检测设备,就是卡在我们喉咙上的鱼刺啊!国际巨头太黑了,交货期也赶不上。国内的……唉,你也知道,良莠不齐,万一出点岔子,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我极其厌恶的精光:“我听说……你跟‘华仪精密’的张副总,是过命的交情?华仪的技术实力,在国内可是数一数二的!你看……能不能动用一下你的私人关系?请张总那边帮帮忙?价格好商量,关键是速度和可靠性!只要这关过了,项目顺利上线,你就是最大的功臣!之前那些……绩效啊、资源啊,都好说!周董那边,我亲自去给你请功!”

他把“私人关系”和“请功”这几个字咬得很重,像在暗示某种心照不宣的交易。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在我面前,散发出袅袅的清香,却让我感到一阵阵反胃。

看着他那张写满算计的脸,我内心剧烈地挣扎着。我太清楚张磊的为人,也太清楚这份“私人关系”的分量。它代表着信任,代表着我们在戈壁滩上用青春和热血浇筑的情谊。这份情谊,不该被用来做这种充满铜臭味的交易砝码。一旦开了这个口,不仅是对这份情谊的亵渎,更是将我自身置于一个极其被动的位置——欠下张磊一个巨大的人情,同时也让李峰和周立仁抓住了我的一个把柄。他们可以借此宣扬,看,冯天水也不过如此,最终还是要靠“关系”解决问题,之前所谓的“技术底线”何其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