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甜,”她柔声说,“是臣妾尝过最甜的果子。”
三郎龙颜大悦。他抚掌大笑,当即下令,往后每年夏天,都要为贵妃建一条专线,从千里之外的岭南,将这“妃子笑”源源不断地送入长安。
一个谎言,就此开启了一段传奇。
而此刻,面对着这盘凝聚了无数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荔枝,玉环再次感到了那种熟悉的、被甜蜜所包裹的窒息。
她知道,她必须“喜欢”它。她的“喜欢”,不仅仅是她自己的事,它关系到帝王的颜面,关系到杨氏一族的荣宠,更成了整个大唐衡量她受宠程度的标尺。
春桃已经手脚麻利地为她剥好了一颗,用银签插着,恭敬地递到她唇边。
“娘娘,请用。这可是圣上的一片心意呢。”
玉环抬起眼,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艳羡的脸,最终,落在那颗晶莹剔透的果肉上。它在灯火下折射出微光,像一滴巨大的、甜蜜的眼泪。
她张开嘴,将它含了进去。
依旧是那股让她生理上排斥的甜腻。她细细地咀嚼,仿佛在品味什么绝世佳肴,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既有初尝的惊喜,又带着一丝恰如其分的娇羞。
“嗯,”她含糊地赞叹着,对高力士说,“替我多谢圣上。就说,玉环很喜欢。”
高力士笑得满脸褶子,连声应诺。
只有她自己知道,当那股甜腻的汁水滑入喉咙时,她的胃里,正泛起一阵微弱的、苦涩的痉挛。
第二章:红尘驿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诗人杜牧的这句诗在长安的酒肆茶楼间传唱开来时,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已经成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一个帝王与爱妃之间浪漫爱情的终极象征。
为了这条专为荔枝而设的驿路,朝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岭南到长安,数千里路,沿途设置了数十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最精良的快马和最彪悍的骑士。荔枝摘下后,用特制的竹筒,以蜡封口,内衬蕉叶与冰块,昼夜兼程,人换马不换,风雨无阻。
这条路,被百姓私下里称为“催命路”。
无数年轻的骑士在这条路上跑断了筋骨,跑瞎了眼睛,甚至跑死了性命。马匹的损耗更是不计其数。沿途州县的官员,为了伺候好这条“荔枝道”,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这些事情,起初,杨玉环是不知道的。
她被隔绝在兴庆宫那片温柔富贵乡里,目之所及,皆是歌舞升平;耳之所闻,尽是阿谀奉承。三郎为她修建了华清池,让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她的三个姐姐,皆被封为国夫人,出入宫禁,威势赫赫;她的远房兄长杨钊,被赐名“国忠”,平步青云,官至右相,权倾朝野。
杨家,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而她,就是这团烈火最中心的那朵火焰,是这片锦绣最中央的那朵牡丹。
她开始习惯了荔枝的味道,或者说,习惯了“表演”喜欢荔枝。每当那些红色的果子被呈上来,她都能立刻进入角色,露出恰到好处的欣喜,然后在一片赞美声中,优雅地品尝一两颗。
剩下的,便会分赐给后宫众人,以及杨氏的族人。每一次分赐,都是一次恩宠的宣示,一次权力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