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他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捧着碗,像捧着稀世珍宝,一口一口,喝得极其缓慢、虔诚。喝完,他放下碗,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脸上是孩童般纯粹的满足和安宁。“像……像小时候,我娘熬的……不,比那还好……是……是土地爷给的滋味儿……”
王大爷的反应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接下来的日子,“老陈粥铺”彻底变了天。
街坊邻居们闻着味儿来,然后被一碗粥彻底征服。陈默的白粥、小米粥、南瓜粥……每一种都仿佛被施了魔法。白粥是山泉的清冽与稻谷的精华交融;小米粥是阳光晒透谷仓的温暖醇厚;南瓜粥是秋日田野最甜蜜的馈赠。简单的食材,经由他那双仿佛被点化的手,化作了直击灵魂的美味。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出了小巷,飞出了小城。很快,开着豪车的人开始出现在这破旧的小铺前。西装革履的老板,妆容精致的名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他们挤在油腻的小桌旁,只为尝一口传说中“能让人流泪”的粥。陈默依旧沉默寡言,只是熬粥。他不需要复杂的技巧,不需要昂贵的食材,只要站在灶台前,心意所至,美味自成。他仿佛能沟通食材的灵魂,洞悉火候的脉络,指尖的每一次搅动都精准地捕捉到味道的完美平衡点。
2 声名鹊起:综艺舞台的“扫地僧”
这股“粥铺传奇”的风,终于刮到了省城,刮进了一档现象级美食综艺《舌尖上的江湖》总导演李峰的耳朵里。起初,他嗤之以鼻:“一碗粥能有多神?炒作吧!”但架不住助理连续几天在他耳边念叨,加上网上铺天盖地的视频和评论,李峰决定亲自去看看。
当他挤在狭窄的粥铺里,尝到那碗看似平平无奇的白粥时,这位尝遍天下美味的资深导演,和王大爷一样,僵住了。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一种直达灵魂深处的熨帖。他猛地一拍桌子(引来周围食客侧目),眼睛放光:“陈师傅!请你务必参加我们的节目!我们需要你这样的‘扫地僧’!”
陈默本想拒绝,他不习惯聚光灯。但李峰言辞恳切,甚至搬出了“弘扬传统美食文化”的大旗。街坊邻居们也怂恿他:“陈师傅,去吧!让全国人都尝尝咱们清河的好粥!”最终,陈默点了头。
《舌尖上的江湖》录制现场,金碧辉煌,明星大厨云集。当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拎着一袋普通大米和一桶清水的陈默走上台时,现场一片哗然。主持人介绍他是“民间粥神”,台下观众窃窃私语,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和好奇。
挑战环节,节目组要求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极致美味。其他大厨纷纷亮出看家本领,雕花摆盘,珍馐迭出。轮到陈默,他默默走到为他准备的简易灶台前,淘米,生火,加水。没有炫技,没有花哨,只有那双专注的眼睛和沉稳搅动的手腕。
摄像机拉近,特写镜头对准了那口翻滚着米花的锅。随着热气升腾,一股难以言喻的、纯净到极致的米香,如同无形的涟漪,瞬间扩散开来,弥漫了整个演播厅!评委席上,几位见多识广的美食家瞬间坐直了身体,眼神变得凝重。观众席上的窃窃私语消失了,所有人都被那霸道的香气攫住了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