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太冷血了!只讲法理不讲人情!”苏晓棠有时会被江熠堵得说不出话,气鼓鼓地瞪他。

“你太理想化了!只谈情感不谈现实!”江熠也毫不客气地回敬。

虽然争吵不断,但奇怪的是,他们的配合却在这种碰撞中越来越默契。

江熠发现,苏晓棠虽然感性,但她的直觉很准,有时能提出一些他意想不到的角度,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案例和语言,确实能打动人心,弥补了他过于理性的短板。

苏晓棠也发现,江熠虽然看起来冷冰冰,但其实非常有耐心。每次她卡壳或者跑偏,他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带着她重新梳理思路。他那些看似冷酷的分析背后,其实是对法律严谨性的极致追求,和对生命的另一种尊重。

模拟辩论时,当对方辩手用“生命神圣不可侵犯”来攻击他们时,苏晓棠会先用一个催人泪下的案例铺垫情感,然后江熠再紧接着抛出“生命权包括选择死亡的权利”、“尊严死是更高层次的生命关怀”等法理观点,一柔一刚,相得益彰。

休息的时候,苏晓棠会给江熠带她妈妈做的小点心,“补充能量,才能继续跟我‘吵架’!”

江熠会默默地帮她整理好散乱的资料,标上重点。

有一次,两人讨论到深夜,图书馆都快闭馆了。外面下起了小雨。

“呀,下雨了,我没带伞。”苏晓棠看着窗外,有些发愁。

江熠看了看外面,又看了看苏晓棠。他拿出自己的伞——一把黑色的、看起来就很“江熠”风格的长柄伞。“我送你回去。”

“啊?不用不用,你宿舍方向跟我相反吧?”苏晓棠连忙摆手。

“没事,走吧。”江熠撑开伞,率先走进雨幕。

苏晓棠愣了一下,赶紧跟了上去。

伞很大,但两个人走在一起,还是免不了会靠得很近。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音。路灯的光晕透过雨丝,显得朦胧而温暖。

两人一路无话,气氛却并不尴尬。苏晓棠能听到江熠平稳的呼吸声,闻到他身上熟悉的松木香气。她偷偷看了一眼他握着伞柄的手,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但他把伞大部分都倾向了她这边。

到了女生宿舍楼下,苏晓棠接过江熠递过来的伞沿(避免碰到头),抬头对他说:“谢谢你送我回来,伞……”

“你拿着吧,明天还我。”江熠打断她。

“那你怎么办?”

“我跑回去。”江熠指了指不远处的男生宿舍方向,距离不算太远。

“不行!雨虽然不大,但会淋湿的!”苏晓棠把伞往他手里塞,“我宿舍有伞,我想起来了!上次借了室友的还没还!”

江熠看着她坚持的样子,没再推辞,收起了伞。“那早点休息。”

“嗯!你也是!路上小心!”苏晓棠看着江熠转身跑进雨中的背影,挺拔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她站在原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好像又有点发烫。

这个江熠,好像……越来越不“高冷”了。

第三章:心动的“证据链”

辩论赛最终取得了冠军。决赛那天,苏晓棠发挥得异常出色,她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