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学时光的画卷徐徐展开。我们并未刻意绑定,却总能在校园的脉络里不期而遇。食堂长长的队伍里,他会不动声色地排在我身后,自然地接过我手中沉重的餐盘;阶梯教室的大课上,他常会“恰好”占据我邻座的位置,摊开的笔记本边缘,有时会多出几行他推过来的解题思路;周末热闹的社团招新广场,他会穿过喧嚣的人群,把一张设计独特的文学社宣传单精准地塞进我手里,挑眉一笑:“这个,适合你。”

然而,真正成为我们秘密堡垒的,是图书馆三楼的西北角。那里有几扇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几株高大的银杏树。位置偏僻,灯光柔和,是少有人踏足的安静之地。不知从哪一天起,那里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据点。起初是各自埋头苦读,空气里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摩擦纸面的声响。不知何时开始,他的座位旁,总会多出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有时是带着拉花的拿铁,有时是醇厚的摩卡,杯壁上凝结着细小的水珠,袅袅热气在午后的阳光里氤氲升腾,模糊了窗外的银杏树影。

“给你带的。”他总是言简意赅,目光并未从摊开的厚重专业书上抬起,仿佛那杯咖啡的出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我接过,指尖传来的温度透过纸杯熨贴着掌心,一丝微妙的甜意混合着咖啡的醇香在唇齿间蔓延。那暖意仿佛有生命,丝丝缕缕地渗透进冰冷的指节,然后顺着血液无声地流淌,最终汇聚在心口,缓慢而坚定地融化着初入大学时那份隐约的疏离感。我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书海世界里,偶尔抬起头,目光不经意地在空中交汇,无需言语,一个短暂的眼神交换,便足以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变得轻盈而默契。他深褐色的眼眸在台灯的光晕下显得格外专注,偶尔捕捉到我的视线,会微微弯起,里面盛着清晰的笑意和无声的鼓励。

他的笔记本,成了我们之间传递心意的另一个隐秘通道。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图表旁,有时会意外地“长”出一朵他随手勾勒的、线条笨拙的小花;厚厚的微积分习题集页脚,会蹲着一只圆滚滚、神态傲娇的简笔猫咪;甚至有一次,在我被一篇艰涩的英文文献折磨得焦头烂额时,翻到下一页,赫然发现他用极其工整的笔迹,将几处关键术语和长难句做了详尽的翻译和注解,旁边空白处,画着一个戴着眼镜、愁眉苦脸的小人,正被一堆巨大的“ABC”字母压得东倒西歪,旁边一行小字:“笨蛋,加油!” 看着那个滑稽的小人和那句熟悉的称呼,我忍俊不禁,心头那点烦躁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妥帖关照的暖意。那些看似随意的涂鸦和注解,像散落在枯燥学习时光里的彩色糖果,无声地诉说着一种超越言语的陪伴与懂得。那杯盏间升腾的温度与书页间弥漫的墨香,在无数个安静的午后交织、发酵,悄然酿成了只属于我们两人的、醇厚绵长的岁月之酒。

深秋,是银杏树最盛大的节日。图书馆窗外,那几株高大的银杏树仿佛一夜之间被阳光点燃,满树金黄,璀璨夺目。秋风掠过,扇形的小叶片便挣脱枝头,如同无数金色的蝶,在湛蓝的天幕下盘旋、飞舞,最终簌簌地落满窗外的草地和小径,铺就一层厚厚的、柔软耀眼的金色绒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