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空间站工程师在太空电梯外检修时,检测到“隐形物体高速接近”。 全球媒体瞬间炸锅:“外星隐形武器!”、“末日突袭!”。 恐慌蔓延,无人机群紧急升空,机甲部队启动,航母战斗群封锁海域。 我作为首席分析师,发现所谓“隐形物”不过是流浪艺术家为和平峰会设计的漂浮装置。 但没人相信——直到我认出装置核心的旧式怀表,正是我父亲临终前赠予救命恩人的遗物。 “那不是什么武器,”我对着全球直播镜头举起怀表,“那是人类在宇宙中遗失的善意回声。”

维修通道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寂静——并非真空的绝对无声,而是被循环系统低沉的嗡鸣、舱壁金属因温差而发出的细微叹息,以及我自己略显滞重的呼吸声共同编织而成。我,陈默,穿着笨重的舱外作业服,悬停在“天梯”空间站外壁的检修平台上。脚下,地球的巨大弧线在深黑色的宇宙幕布上缓缓移动,蔚蓝的海洋与棕绿的陆地被流动的白云轻柔地覆盖着。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明亮得几乎令人目眩,在空间站银灰色的合金外壳上跳跃、流淌。

太空电梯——“天梯”——那根纤细却坚韧无比、连接天与地的脐带,就在我前方不远的地方向上延伸,没入更深的虚空。它安静地矗立着,是人类智慧与和平的丰碑。可控核聚变提供的无尽能量让它得以存在,让物资和人员能像乘坐普通电梯一样往返天地之间,成本低廉得如同呼吸空气。战争?在这样一个能源近乎免费、物质极大丰沛的时代,大规模的战争早已成为历史课本里干瘪的词条。我们克服了重力,驯服了狂暴的星火,还有什么理由彼此厮杀?我伸出手,指尖拂过冰冷的金属外壁,感受着这奇迹造物传递来的稳定脉动,一种宁静的笃定感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头盔内置的合成音突然响起,冰冷、刻板,没有丝毫预警的前奏,像一根冰锥猝然刺入我的耳膜:“警报:检测到不明高速物体接近。方位:Beta-7。距离:500米,持续缩短。碰撞风险:极高。”

我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Beta-7?那正是我此刻悬停位置的正前方,几乎是擦着“天梯”缆绳的外缘!视觉成像系统在我的头盔面罩上疯狂刷新着数据流,试图锁定那个“不明物体”。然而,屏幕上只有深邃的宇宙背景和远处稀疏的星光,以及近处空间站清晰锐利的轮廓。视野里空空如也,干净得令人心头发毛。但雷达波束却固执地在那个空无一物的坐标点上激起一圈圈代表能量回波的、不祥的红色涟漪,尖锐的告警声在狭小的头盔空间里反复回荡。

“光学隐身?”一个荒谬却又在逻辑上唯一成立的念头瞬间攫住了我。在这个时代,基于可控聚变供能的强力场域发生装置,理论上确实能实现区域性的光学扭曲,让物体“消失”。但谁?为了什么?在这片象征着人类和平协作最高成就的天空之上?

“主控台!主控台!这里是外勤单元陈默!检测到隐形高速物体,坐标Beta-7!光学无法识别!请求紧急避让指令!”我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变调,手指在操作面板上飞快地滑动,试图启动作业服的紧急机动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