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我上个月写在私人笔记本里的话。那天王芳来我家吃饭,顺手翻了我的笔记本,当时我还笑着说“别乱看”,她拍着我肩膀说“怕什么,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原来,她连我偷偷记下的关于刘志豪的喜好,都抄走了。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透过猫眼看出去,王芳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个保温桶,脸上挂着惯常的笑容,仰头冲摄像头挥手:“莉莉,我给你带了粥,开门呀。”
她的笑容在楼道灯光下显得格外真切,可我看着那张脸,只觉得一阵刺骨的寒意。
她到底,还偷了我多少东西?
3 影子里的模仿
门铃响了很久,我始终没动。直到楼道里传来脚步声渐远的声音,才敢贴着猫眼再看一眼——王芳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保温桶的拎手在她手里晃悠,像个悬而未决的问号。
我捏着那张记满刘志豪喜好的便签,指尖把纸边捻得发毛。原来她不仅要偷我的工作成果,连我藏在心底的那点念想,都要扒出来当成自己的筹码。
第二天去公司,刚进电梯就撞见王芳。她穿了件米白色针织衫,配卡其色阔腿裤,头发松松挽成低马尾——这身打扮,像极了我上周穿去见客户的那套。
“莉莉,早啊!”她熟稔地拍我肩膀,身上飘来一股柑橘调的香水味。我猛地想起,这是我放在工位抽屉里的小样,前几天还在,现在只剩个空瓶子。
“你这身……”我盯着她的衣服,声音有点发紧。
“好看吧?”她得意地转了半圈,“昨天逛街买的,总穿裙子也腻了。对了,你那个彩色便利贴在哪儿买的?我看你分类用着方便,也想试试。”
我没说话。电梯门开了,她笑着先走出去,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清脆响亮,像在宣告什么。
一整天,我都觉得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王芳隔三差五就来我工位晃悠,要么问“这个报表模板借我用下”,要么说“你这个笔记本挺好看,发我个链接”。更让我不舒服的是,下午部门开周会,讨论她接手的新项目时,她竟然学着我的语气,在发言结尾加了句“我补充三点”。
那是我从大学做汇报时就有的习惯,王芳以前总笑我“装模作样”。
散会后,她特意留下来,趴在我桌上,用只有我们俩能听到的声音说:“莉莉,这个项目有点棘手,你之前做过类似的,帮我想想呗?你看啊,这个用户群体……”
她嘴里说的项目,正是基于我被偷的那个方案延伸出来的。我当时在方案里埋了三个风险点,标注了需要重点跟进的数据维度,可看王芳现在的样子,她显然没看懂。
“我最近手头事多,”我推开键盘,站起身,“你要是实在没头绪,不如去翻下公司的历史案例库,说不定有启发。”
她的脸色僵了下,随即又笑了:“跟我还客气什么?咱们谁跟谁啊。你忘了大学时,你做不出高数题,还是我熬夜给你讲的?”
又是这套。我深吸一口气,没再接话。
傍晚加班,办公室只剩我和刘志豪的团队。我去茶水间接水,正好撞见他和王芳站在走廊里说话。王芳手里拿着份文件,身体微微前倾,笑得一脸灿烂:“志豪哥,你帮我看看这个数据模型呗?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你上次说的那个算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