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暮光之家的铁艺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哐当”声,像合上了一具沉重的棺盖。林晚攥着单薄的行李袋,指尖冰凉。初秋的风本该清爽,吹过这座被高大梧桐半包围的临终关怀医院时,却只带来消毒水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陈年木质家具混合着枯萎花朵的沉闷气息。空气粘稠得仿佛凝固的油脂。

护士长周敏在光线不足的接待处等她。女人四十多岁,瘦削,颧骨很高,嘴唇抿成一条缺乏弧度的直线。她递过来的《暮光之家护工行为守则》薄得可怜,纸张泛黄发脆,带着一股旧书特有的霉味。

“仔细看,记牢。这不是建议,是规定。”周敏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刮过石板,没有一丝温度,“在这里,好奇心害死猫,更会害死人。违反规则,‘后果自负’。”

林晚翻开手册,冰冷的铅字条例瞬间攫住了她:

规则1:护理期间,目光接触病人不得超过三秒。

规则2:严禁在夜间(22:00至次日6:00)单独进入任何标有‘备用’或无人居住的病房。

规则3:无论任何理由,拒绝接受病人主动给予的任何物品(包括食物、饮料、纪念品等)。

规则4:若在院内(尤其病房内)发现与某位登记在册病人年轻时外貌特征高度一致(≥90%)的陌生访客,立即闭眼,默数至十,保持闭眼状态缓慢后退离开该区域,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报告。严禁与之交谈、对视或回应其任何请求。报告时,仅描述‘发现疑似情况’。

“≥90%?”林晚忍不住抬头,困惑几乎写在脸上。这精确到近乎荒谬的数字让她脊背发凉。

周敏的目光像两枚冰冷的钉子,瞬间钉住了她还未出口的疑问。“记住它,照做。”她重复道,语气加重,“别问为什么。这里有些东西,不知道比知道好。”她转身离开,白大褂的下摆带起一股微弱的、带着消毒水和另一种难以名状的甜腻腥气的风。

林晚的日常工作开始了。暮光之家内部比外观更压抑。走廊狭长,两侧病房的门大多紧闭,只有少数开着,泄露出微弱的光线和电视机空洞的声响。空气循环似乎很差,消毒水的味道之下,一种更深沉、更私密的气味——衰老、药物和生命缓慢流逝所特有的、接近腐败前兆的甜腥气——无处不在,顽固地附着在鼻腔深处。

她负责几个病房的基础护理,送药、量体温、陪护聊天。聊天时,她严格执行规则1,眼神在老人浑浊的眼球上停留绝不超过三秒,然后迅速移开,看向他们枯槁的手或床单的褶皱。这让她感觉自己像个冷漠的机器,但周敏的警告言犹在耳。她注意到一些难以解释的细节:走廊尽头那扇标着“备用-3”的房门,白天也紧闭着,但门缝下似乎总有极其微弱的光影晃动,像里面有人拿着微弱的手电在踱步。一个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太太,会突然对着空无一人的墙角露出极度恐惧的表情,牙齿打颤,含糊不清地念叨:“别过来…别学我…”然后陷入更深的呆滞。还有门卫老张,一个沉默得像块石头的干瘦老头,只在深沉的夜色里出现,沿着固定路线缓慢巡逻,对擦肩而过的林晚视若无睹,眼神空洞地直视前方,严格遵守着某种不言自明的“不交谈、不注视”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