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夜的碎尸
沧海市的雨已经连续下了三天。
朱明踩着积水走进刑警队办公楼时,裤脚已经湿透。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旧怀表,铜制表壳被体温焐得温热 —— 这是父亲留给他的遗物,每次出现场都会带在身上。指尖触到表壳上的纹路,心里掠过一丝安定,仿佛父亲的目光正透过时光注视着他。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霉变的混合气味,走廊里匆匆而过的警员都低着头,没人敢直视这位刚从省厅调来的 “破案机器”。他知道这名号背后的分量,每一个案件的告破,都意味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堆叠。
“朱队,这边请。” 年轻警员小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他推开会议室门的瞬间,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混杂着福尔马林的气息扑面而来。
长条会议桌上铺着蓝色防水布,十几块用证物袋分装的人体组织整齐排列。最左侧的透明袋里,半块沾着污泥的学生证残片格外刺眼 —— 照片上的女生梳着马尾辫,笑容干净得像从未被污染的雪。朱明的喉结动了动,想起抽屉里女儿小学时的春游照,也是这样明媚的笑容。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他强迫自己移开目光,不能让私人情绪干扰判断,这是多年办案养成的铁律,可面对如此年轻的生命遭此毒手,那道防线还是出现了一丝裂痕。
“受害者,林薇薇,女,21 岁,沧海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 市局局长赵志国递过来一份卷宗,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三天前晚自习后失踪,今天凌晨在城东垃圾处理厂被发现部分尸块。”
朱明没接卷宗,他俯身凑近证物袋,鼻尖几乎要贴上塑料膜。“尸块切割面整齐,肌腱处理干净,凶手具备一定解剖知识。” 他突然指向其中一块带皮肤的组织,“这里有异常。” 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凶手的画像:冷静、细致,可能从事医疗或艺术相关行业,对人体结构有了解。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过去 —— 在苍白的皮下组织间,一根极细的银色金属丝若隐若现,像是不小心缠进去的线头。
“垃圾场发现的部分不足全身的三分之一,” 赵志国的声音干涩,“我们已经组织了全市警力搜寻,但……”
朱明直起身,目光扫过墙上的市区地图:“垃圾处理厂接收范围是哪几个区?” 他在心里盘算着,凶手选择抛尸于此,是随机还是早有预谋?这背后一定藏着指向他身份的线索。
“主要是老城区和大学城周边。”
“受害者最后出现的监控在哪里?”
“学校南门的便利店,晚上九点十七分。” 小李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林薇薇穿着米色风衣,背着双肩包,在收银台买了瓶矿泉水。
“她是文学系的?” 朱明突然问。 文学系学生通常心思细腻,会不会是发现了什么秘密才招来杀身之祸?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对,成绩很好,还在学报发表过散文。”
“把她最近三个月的文章,还有社交账号内容整理给我。” 朱明拿起证物袋里的学生证残片,“这上面的污渍,送去化验成分。” 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这是他破案的信条。
雨还在下,冲刷着这座城市的罪恶。朱明站在窗前,拧开保温杯喝了口浓茶 —— 妻子特意给他装的菊花枸杞,总说他肝火旺。看着警车灯光划破雨幕,忽然想起出发前老局长的话:“沧海那案子,邪乎得很,你小心点。” 他握紧了保温杯,心里暗下决心,不管案子多棘手,都要让真相水落石出,告慰受害者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