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清楚地记得,2013年9月1日是周日,重生后却变成了周一。

时间线出现了24小时的偏移。

“看这么入迷?”沈聿亓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白衬衫袖口沾着墨水渍,怀里抱着厚厚一摞作业本,“教导主任在抓迟到。”

商余猛地转身,对方却已擦肩而过。

晨光透过香樟树叶,在沈聿亓后颈那颗淡褐色小痣上投下斑驳光影破——和昨夜图书馆里的画面严丝合缝。

这不是巧合。

教室里弥漫着油墨味的试卷正在分发。

商余翻开物理练习册,一道被铅笔圈出的超纲题旁写着潦草笔记:【非惯性系参考框架适用性存疑】——这分明是他大二参加物理竞赛时的思路。

“第17题有人做出来了吗?”物理老师敲着黑板。

全班沉默中,沈聿亓却举起手:“可以用广义相对论的空间弯曲来解释。”

“高考不考这个。”老师皱眉。

商余突然站起来:“但用黎曼几何能简化计算。”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18岁的自己根本不该懂这些。

沈聿亓转过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像手术刀。

商余今天才知道,原来沈聿亓和自己是一个班的。

午休时商余躲进空置的生物实验室。他需要理清状况:

1. 自己重生回高三,但时间线有微妙变动

2. 沈聿亓疑似未来的主刀医生,却比他记忆中年轻十岁

3. 这具身体残留着前世的生理特征(耳洞、肌肉记忆)

还在思考中,门突然被推开。

沈聿亓拿着两份盒饭,简单解释:“李老师说优等生要帮助后进生。”

他把饭盒推过来,蒜蓉西兰花整齐码在左侧——商余前世工作后的饮食习惯。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么摆?”商余将怀疑问出口。

“猜的。”沈聿亓打开自己的饭盒,同样的摆盘,“人类对对称图案有天然好感。”

太熟练了。

商余盯着他镜片上反射的日光灯管,忽然抓住他手腕:“你到底在观察什么?”

实验台上烧杯里的液体微微震荡。

沈聿亓没抽回手:“上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你解开了黑板上那道奥数题。”

“那又怎样?”

“那道题是我出的。”沈聿亓翻开手机相册,显示拍摄于8月29日的黑板照片,“当时教室里只有值日生林小雨。”

商余后背发冷——那天他还没重生。

“更奇怪的是……”沈聿亓点开下一张照片,是商余的月考作文,“你用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典故,可现在是2013年。”

2021年?

......

窗外传来上课铃。

沈聿亓收起手机轻声道:“商余,是你先找到我的。”

——这句话像钥匙,突然拧开记忆的阀门:急救室无影灯下,意识模糊时听见医生说:“三年前那场车祸…果然是你…”

......

上午的交谈让商余心中有几分断定沈聿亓是和自己存在一样的时间错位,但没经历过的2021年的时间又是怎么出现的?

午后的图书馆弥漫着旧书纸张的干燥气息。

商余站在自然科学区,指尖划过书脊,最终停在《时间简史》的索书号上——Q173。

三天前,就是在这里,他和沈聿亓的手指同时触碰这本书时,闪回了急救室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