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姜砚舟的耳根悄悄红了。他对着信纸坐了一下午,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我端着水果盘经过,偷偷瞄了一眼,发现他写了又划,纸上全是“葱”“姜”“火候”“油温”之类的字眼,忍不住笑出声。

“笑什么?”他把信纸揉成一团,耳根更红了。

“我帮你想!”我抢过纸和笔,笔尖在纸上划过,“就写‘你像小葱,看起来普通,却能让所有菜都活过来’。”

姜砚舟没说话,默默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像藏了颗糖。

第二天录制时,我收到了姜砚舟递来的牛皮纸信封。拆开一看,上面是苍劲有力的字迹:“葱油饼要七分热的锅,三勺油,葱花要最后放才能留香。就像我遇见你,不早不晚,刚好够心动。”

我的脸瞬间爆红,像被热油烫过,没注意宋延昭在旁边翻了个巨大的白眼:“切,明明是我教他的套路,昨天半夜还打电话问我‘女生喜欢听什么废话’。”

互动环节,姜砚舟给我喂姜撞奶时,勺子不小心碰到我的嘴角,沾了点奶渍。他下意识伸手擦掉那点白色,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摄像机“咔嚓”一声拍下这幕,宋延昭在镜头外喊:“喂!注意点,我还在这儿呢!当我是空气啊!”

当晚,#姜砚舟 苏小葱 心动瞬间#冲上热搜第一,宋延昭发了条微博:“电灯泡也是会发光的,比如我这颗闪亮的大蒜头。”配图是他举着大蒜自拍的傻样。

6 不速之客与低血糖

“食戟之神挑战姜砚舟”的新闻突然刷屏时,我正在给姜砚舟的生姜浇水——他最近迷上了在阳台种生姜,说新鲜的姜才够味。

“食戟之神是谁?”我咬着葱形笔杆问,手机屏幕上的标题格外刺眼。

宋延昭翻着平板,眉头越皱越紧:“传说中能让米其林三星主厨认输的神秘评论家,没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只知道特别擅长评点创意菜。”

姜砚舟的脸色沉了沉,手里的喷壶“啪嗒”掉在地上。我发现他最近总是对着手机出神,有时会突然叹气,像有什么心事。直到某天深夜,我起夜时看见他坐在客厅沙发上,对着一张旧照片发呆,照片上是个笑起来有梨涡的女生,和他站在领奖台上,手里举着奖杯。

“她是林若雪。”姜砚舟主动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我前女友,也是……食戟之神。”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酸溜溜的。原来他的冷淡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为了帮姜砚舟备战,我熬了三个通宵查资料,试图改良姜母鸭的做法,想让传统菜也能有新意。第四天早上,我刚把熬好的姜汤端出来,突然眼前一黑,直直往地上倒去。

模糊中,我感觉有人接住了我,带着生姜气息的手按在我的人中上,力道有点急。“苏小葱!”姜砚舟的声音里带着我从未听过的慌乱,“宋延昭!拿糖来!快点!”

醒来时,我躺在沙发上,盖着姜砚舟的外套,上面有淡淡的松木香。姜砚舟正用棉签蘸着稀释的姜汁擦我的太阳穴,动作轻柔得不像他。“低血糖还硬撑。”他语气很凶,眼神却软得像棉花糖,“不知道自己逞能?”

宋延昭蹲在旁边剥蒜,头也不抬地说:“某人昨晚守了你半宿,生姜都快被他盯出洞了,还说‘她要是醒了想吃葱油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