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忽然注意到,他左手缠着绷带。“你受伤了?”
“无妨。” 萧景渊避开她的目光,“处理病患时被抓伤的。”
林薇猛地坐起来,不顾头晕抓过他的手。绷带下的伤口已经红肿发炎,边缘泛着诡异的青紫色。“这不是抓伤!” 她厉声说道,“这是被病患的指甲划破的,你可能也感染了!”
她挣扎着下床,翻出自己带来的药箱 —— 那是萧景渊派人从她之前栖身的破庙取来的,里面只有些基础急救用品。“我需要烈酒、干净的布和火折子。”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
当林薇用烧红的银簪为萧景渊清创时,他握着她的手腕,轻声说:“别怕。” 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让她混乱的心绪渐渐平复。
“为什么信我?” 林薇低头处理伤口,不敢看他的眼睛。
“因为你看病人的眼神。” 萧景渊的声音很轻,“像我母亲生前那样,干净又专注。”
林薇的动作一顿。她想起解剖室里那些无声的 “老师”,想起第一次成功缝合伤口时导师赞许的目光。或许无论在哪个时代,医者的眼神都是相通的。
3 医馆开张定情缘
时疫过后,林薇的名字在长安城里传开了。有人说她是女神医,也有人说她是妖女。萧景渊却力排众议,在府里为她辟出一间药房。
“这里缺的东西太多了。” 林薇看着空荡荡的药柜,有些发愁。
萧景渊递给她一本账册:“需要什么尽管写,长安最大的药商是我家世交。”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听闻你的事迹,想召你入宫为太医院供奉。”
林薇惊讶地抬头:“你答应了?”
“还未。” 萧景渊看着她,“这取决于你。”
林薇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那株正在抽芽的海棠。入宫固然能获得更好的资源,但也意味着更多束缚。她想起平康坊那些感激的笑脸,忽然有了答案:“我想在长安开一间医馆。”
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正合我意。” 他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城西有处临街的宅院,用这个去换就行。”
林薇接过玉佩,触手温润。上面雕刻的不是常见的龙凤纹样,而是一株栩栩如生的当归。“这太贵重了。” 她有些犹豫。
“就当是报答救命之恩。” 萧景渊的目光落在她额角那道浅浅的疤痕上,“何况,我也需要一个随叫随到的医者。”
春末时节,“林记医馆” 在西市正式开张。林薇穿着改良过的襦裙,方便行动又不失体面。萧景渊送来的贺礼是一块匾额,上面是他亲笔题写的 “医者仁心” 四个大字。
医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林薇不仅医治寻常百姓,也时常应萧景渊之邀,为朝中官员诊病。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在医馆的诊室里讨论病例,有时是在萧府的月下共饮一盏清茶。
七夕那天,萧景渊送来一盒巧果。林薇正在为一个孩童处理烫伤,他便站在一旁静静等候。孩童的母亲感激地道谢时,忽然笑道:“萧公子对林大夫可真好,不知何时能喝上你们的喜酒?”
林薇的脸颊瞬间发烫,低头假装整理药材。萧景渊却坦然道:“总要等林大夫点头才行。”
那天晚上,林薇坐在灯下翻看医书,窗外忽然飘来悠扬的笛声。她推开窗,看见萧景渊站在月色里,白衣胜雪,手中握着一支玉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