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平静下的暗流

夕阳的余晖,吝啬地涂抹在宁安市鳞次栉比的高楼玻璃幕墙上,将这座繁忙的二线城市染成一片倦怠的金黄。晚高峰的车流如同粘稠的血液,在主干道上缓慢蠕动,喇叭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令人烦躁的城市交响曲。

陈默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车厢里,身体随着车厢的晃动微微摇摆。他28岁,短发利落,身材精瘦却透着股扎实的劲儿。一件半旧的深灰色冲锋衣拉链拉到顶,遮住了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沉静的眼睛,正透过车窗,没什么焦点地扫视着外面飞速掠过的城市剪影。

他刚从城东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工地上回来。作为土木工程师,他今天的任务是评估一栋七十年代筒子楼的结构稳定性。图纸泛黄,墙体开裂,钢筋锈蚀……这些细节在他脑海中清晰成像。他习惯性地在脑海中推演着加固方案:哪里需要碳纤维布补强,哪根承重梁需要外包钢套……这是他的专业,也是他的舒适区——一切都可以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扎实的工程手段来解决。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陈默掏出来,屏幕上跳出的是本地气象APP的推送:【宁安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我市将出现6-7级阵风,局部地区可达8级,请注意防范。】

他微微蹙眉。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大风预警了。手指下意识地滑动,点开了浏览器收藏夹里的一个冷门论坛——“方舟计划”。页面设计粗糙,充斥着各种生存技巧、装备评测和……末日猜想。置顶帖里,一个ID叫“地质老牛”的用户正忧心忡忡地分析着近期全球频发的地磁扰动数据,帖子末尾加了一句:“总觉得这太阳黑子活跃得有点邪门,跟历史记录对不上号。”

陈默快速浏览着回复,大多是调侃或者更夸张的末世预言。他手指顿了顿,点开了另一个帖子,标题是《区域性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报告汇总(非官方)》。里面零星记录着一些国内外的消息:某地医院收治了几例高烧不退伴轻微神经症状(头痛、短暂意识模糊)的病人,病因不明,但很快被控制,官方通报为“季节性流感变异株”。帖主“白大褂”补充了一句:“症状有点像XX年那次,但传播力似乎弱很多。”

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感,像冰冷的蛛丝,悄然爬上陈默的脊背。他关掉手机,塞回口袋,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去深想。童年时父母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被困,最终因救援不及而离世的阴影,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底。从那以后,“失控”就成了他最深的恐惧。他的人生信条很简单:未雨绸缪,将一切可能的“失控”扼杀在摇篮里,或者至少,为自己筑起一道足够坚固的堤坝。

地铁到站,陈默随着人流挤出闸机。晚风带着都市特有的浑浊气息扑面而来,比预报的似乎更猛烈一些,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纸屑。他紧了紧衣领,快步向家的方向走去。他住在市郊结合部一个有些年头的小区——“安居苑”。楼体灰扑扑的,设施陈旧,但好处是楼间距大,顶楼带一个不小的阁楼和露台,最重要的是——便宜且不起眼。

推开家门,一股食物的香气飘来。表妹林薇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她25岁,清秀温婉,眉眼间带着点书卷气,此刻鼻尖上沾着一点面粉,正小心翼翼地给锅里煎着的鱼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