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啦?洗手准备吃饭,今天急诊不算太忙,我回来得早。”林薇的声音带着笑意,驱散了陈默心头刚聚起的那点阴霾。
“嗯。”陈默应了一声,换了鞋,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客厅。一切如常,但他还是走到靠墙的一排看起来像是普通储物柜的地方,伸手在一个不起眼的凹槽里按了一下指纹。轻微的“咔哒”声后,柜门无声滑开,露出里面与外表截然不同的景象——整齐排列的货架上,分类码放着各种物资:成箱的压缩饼干、军用罐头、桶装水、真空包装的大米……旁边还有成排的电池、手摇发电收音机、急救包、甚至几把多功能生存铲和工兵铲。这是他多年积累的“安全屋”核心储备的一部分。
“又检查你的‘末日小金库’呢?”林薇端着菜出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调侃,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我说哥,你这囤积癖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上次台风也就停了两天水,你这储备够咱俩吃一年了吧?”她放下盘子,擦了擦手,“我看网上说这叫‘生存狂’,挺小众的爱好。”
陈默关上柜门,厚重的金属合页发出沉闷的声响,将那些物资重新隐藏起来。“有备无患。”他言简意赅,走到餐桌旁坐下,“急诊今天什么情况?看你中午发消息说忙。”
林薇在对面坐下,拿起筷子,脸上的轻松淡去,露出一丝疲惫:“别提了,跟打仗似的。流感季还没完全过去,今天又来了好几个高烧的,其中一个年轻小伙,烧到快40度,还伴有抽搐,眼神都不太对劲,看着怪吓人的。抽血、CT都做了,暂时没查出大问题,但症状有点…不太典型。”她皱着眉,似乎在回忆细节,“主任说先按重症病毒性感冒处理,隔离观察。希望别是什么新东西。”
“抽搐?”陈默夹菜的手顿住了,抬眼看向林薇,“具体怎么个抽搐法?意识清楚吗?”
“就是全身性的,大概持续了十几秒吧,有点像癫痫小发作,但病人既往没癫痫史。意识当时是模糊的,后来缓过来一些,但精神很差。”林薇没太在意陈默的追问,只当他是关心,“可能是高热惊厥吧,体质问题。不过最近这种莫名其妙的高热病例好像比往年同期多了一点点?也可能是我的错觉,毕竟急诊天天人满为患。”她摇摇头,给陈默夹了块鱼,“行了,别瞎琢磨了,吃饭吃饭。我们主任都说没事了,你就别跟着操心了,有那功夫不如想想周末去哪儿逛逛。”
陈默没再追问,低头吃饭,但林薇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他本就暗流涌动的心湖。高热、抽搐、不典型……和论坛里那些零星的、被迅速“控制”的消息碎片,隐隐约约似乎能拼凑出某种模糊而不祥的轮廓。
饭后,林薇窝在沙发里刷着手机追剧,不时发出轻笑。陈默则走进书房——这里更像一个微型作战指挥中心兼工作室。墙上挂着宁安市及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形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记着水源、医院、警局、大型仓储点等关键位置。书桌上除了专业书籍和图纸,还放着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一个打开的工具箱,里面是各种电子元件、焊枪和万用表。
他打开电脑,屏幕幽幽亮起。没有登录社交软件,而是直接点开了一个加密的通讯程序,界面极其简洁。他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输入复杂的密钥,登录进一个只有代号没有头像的聊天室。里面只有寥寥几个在线ID,对话记录稀少,且全是加密的乱码字符。这是他通过“方舟计划”论坛结识的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圈子,成员背景神秘,但分享的信息往往精准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