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外面…怎么样了?黎叔他…”她的声音抖得厉害。
“黎叔解决了麻烦。”陈默言简意赅,没有过多描述那血腥冷酷的一幕,只是脱下沾了灰尘和汗渍的冲锋衣,走到水槽边,拧开水龙头。
滴…滴…滴…
水流声变得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如同垂死者的喘息。几秒后,水流彻底断绝,只剩下空洞的“嘶嘶”气流声。
停水了。
意料之中,但真正发生时,一股寒意依旧顺着脊椎爬升。城市供水系统依赖于庞大的电网和复杂的泵站,EMP之下,瘫痪是必然的。这宣告着,安全屋之外,一条无形的、却比任何暴徒都更致命的绞索,已经套在了数百万幸存者的脖子上。
陈默沉默地关上水龙头。他走到角落的储水区,那里整齐码放着二十五个25升的蓝色桶装水(加上新买的十桶),如同沉默的蓝色士兵,守卫着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线。五百二十五升。一个看似庞大的数字。
“薇薇,过来。”陈默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我们的水,从现在开始,进入战时管制。”
林薇挣扎着站起来,走到他身边。看着那些蓝色的水桶,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水”这个最平凡的东西,在末日里意味着什么。
陈默拿起一个500ml容量的透明塑料水杯(做了精确刻度),这是他准备的量具。 “听着,规则只有一条:定额分配,严禁浪费。”
饮用: 每人每日基础配额:500ml。分三次饮用(早、中、晚各约160ml)。天气炎热或体力消耗巨大时,可酌情增加50-100ml,需两人共同确认。
烹饪: 尽量使用无需大量水的食物(如直接食用罐头、压缩饼干)。煮食时,用水量精确到毫升。洗碗?用少量水润湿纸巾擦拭,再用消毒湿巾清洁。禁止冲洗!
清洁: 洗手?用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棉片。洗脸?湿毛巾(拧到最干)擦拭。洗澡?成为奢侈品。用浸湿的毛巾(同样拧干)擦身,每周一次。头发?束紧,忍耐。
卫生: 排泄物用垃圾袋密封,加入少量石灰粉(五金店买的)或消毒剂除味封存。生活废水(如极少量洗碗水、擦身水)收集在一个专用桶里,用于冲厕所(手动舀水)。
储备: 桶装水是战略储备,非极端情况不动用。优先使用雨水收集系统(需处理后)和未来可能获取的外部水源。
陈默的声音冰冷而精确,如同在宣读一份关乎生死的作战条例。他演示着如何用最小的水量湿润毛巾擦拭脸颊,如何用一片酒精棉片清洁双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每一滴水的敬畏。
林薇默默地看着,学习着。医生的职业让她比常人更理解缺水的可怕后果:脱水、电解质紊乱、肾衰竭、伤口感染风险飙升…… 她用力点头,接过那个500ml的量杯,手指抚摸着上面的刻度,感觉那冰冷的塑料仿佛有千钧重。
“雨水收集系统启动了?”她望向露台方向。
“嗯,但初期雨水不能用。”陈默走到露台门边,撩开厚重的遮光帘一角。外面依旧是无边的黑暗,只有远处零星的火光映照着扭曲的黑烟。巨大的雨水收集槽(改造过的屋顶排水系统)下方,管道连接着几个空置的大容量塑料桶。雨还没有下,但空气湿度很大。“前几场雨会冲刷掉大气中可能残留的污染物(EMP后大气成分可能异常)、放射性尘埃(如果太阳风暴引发次级效应)以及城市积累的污垢。我们需要等待几场雨过后,或者有可靠的检测手段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