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滴血:规则宣布完毕,死寂笼罩。突然,一个戴着“疫鬼”面具的村民发出凄厉怪笑,扑向旁边一个戴着“福神”面具的老人!“疫鬼”的爪子轻易撕裂了“福神”的胸膛!鲜血喷溅在冰冷的地面和周围人的傩面上。老人身体迅速干瘪焦黑,化为灰烬,只留下那张“福神”面具跌落在地。“疫鬼”怪笑着捡起面具,他脸上的面具红光一闪,气息似乎强了一丝。“傩神之怒”以最直观的恐怖降临!猎杀,开始了!

Part3:规则下的炼狱

第一滴血引爆了恐惧的炸弹。人群瞬间炸开!哭喊、咒骂、惨叫交织。血缘、邻里关系在生存面前脆弱不堪。有人结伴自保,眼神却充满警惕;有人如“开山”、“小鬼”般,主动出击,寻找“猎物”。陈默凭借本能和都市人的敏捷,躲过几次袭击,退到祠堂外围的阴影里。

“角色”的驱动与挣扎:

“开山”:如同人形凶兽,挥舞着不知哪里找来的锈蚀柴刀,见人就砍,目标明确——夺取面具!他的力量在杀戮中明显增强,动作带起腥风。

“判官”:行为极具仪式感。他“审判”了一个因恐惧而逃跑的村民(戴“土地”面具),宣布其“有罪”,然后以一种冷酷而精确的方式将其“处决”(可能是折断脖子或挖心),并取走面具。他的面具威严更盛。

“小鬼”:神出鬼没,擅长偷袭落单者或制造恐慌(如推倒火把引燃房屋)。他并不执着于立刻夺取面具,而是享受混乱和受害者的恐惧。

阿椿 (“小花神”):面具赋予她微弱的安抚和植物亲和力,但这在炼狱中毫无用处。她被面具驱使想去“抚慰”受伤者,却差点被一个陷入疯狂的村民撕碎。她蜷缩在角落,无助哭泣。

陈默 (“引路傩”):面具的“引路寻真”意念越来越强,指向祠堂深处和村后禁地“归墟崖”。同时,一股悲悯与抽离感也在影响他,让他观察而非立刻参与杀戮。他必须抵抗这种“佛系”倾向带来的危险,也要抵抗面具更深层次的侵蚀。

陈默在躲避“开山”追杀时,撞见了同样在逃亡的阿椿。女孩的绝望和无助触动了陈默。他拉起她躲进一间废弃土屋。短暂的喘息间,阿椿断断续续讲述了关于傩神、祠堂禁制和“归墟崖”的模糊传说。陈默意识到,阿椿可能是了解村庄的关键,而自己的面具任务指向祠堂和归墟崖,或许正是生路所在。一个基于求生本能和有限信任的脆弱联盟形成。

Part4:暗影中的线索

利用混乱和夜色,陈默与阿椿潜回祠堂外围。祠堂大门紧闭,但侧窗有破损。陈默让阿椿望风,自己冒险潜入。内部阴森,供奉主傩面的神龛空着(面具悬浮在外时祠堂无主?)。他借助手机残存的电量照明(光线微弱且不稳定),发现墙壁上有模糊的壁画:

庄严神圣,村民戴着面具驱邪祈福,风调雨顺。 后续壁画变得阴暗:描绘了巨大的灾祸,村民在巨大的主傩面前跪拜献祭——祭品是活人!被捆绑的人脸上充满绝望。最后几幅壁画被刻意破坏,残留的片段显示主傩面裂开,从中涌出扭曲的黑影,笼罩村庄。

在祠堂角落,陈默意外撞见了躲藏的老根叔。老人戴着“老翁”面具,眼神比其他人清醒一些,但充满巨大的恐惧。他认出了陈默,在陈默的急切追问下,他断断续续吐出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