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80年,青江镇纺织厂女工周秀兰抱回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全家炸了锅。

婆婆李桂芝:“这玩意儿费电池!听多了要变修!”

丈夫王志国偷摸跟着哼邓丽君,被逮个正着。

女儿王小花:“奶!英语广播能让我考大学!”

李桂芝一把拔了电池:“考啥大学?嫁人才是正经!”

可当收音机里传来“允许个体经营”的消息时,最顽固的人,却第一个搬出了缝纫机……

1

周秀兰抱着崭新的“红灯牌”收音机迈进春风巷时,半个胡同的邻居都探出了头。

“哎哟!这可是紧俏货!”对门张婶子眼珠子黏在锃亮的外壳上,“得小一百块吧?”

“厂里技术比武发的。”周秀兰故意把“一等奖”三个字咬得响亮,余光瞥见自家窗口。婆婆李桂芝的脸像被冻住了,老式发髻绷得能勒死人。

果然,刚跨进堂屋,李桂芝的扫帚疙瘩就敲上了桌腿:“电匣子有个屁用!白费电池!”

“妈,这是现代科技。”周秀兰把收音机往五斗橱上摆,塑料罩子擦得能照见人影,“您听,新闻联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音机里男中音铿锵有力,“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啪!”李桂芝一把拍掉开关,震得搪瓷缸里的筷子蹦起来:“这是要复辟资本主义!老王家三代贫农,不能听这歪理!”

厨房里,丈夫王志国正偷偷往收音机方向瞟,闻言缩了缩脖子。周秀兰走过去一脚踩在他布鞋上:“王志国!你说句话!”

“啊?我……”王志国手里的白菜帮子掉进水缸,“妈说得对……不过偶尔听听天气预报也挺好……”

窗外,女儿王小花扒着窗台喊:“妈!英语讲座开始啦!”

李桂芝抄起鸡毛掸子就往外冲:“死丫头!学那洋鬼子话要当汉奸啊!”

周秀兰护住收音机,看着鸡飞狗跳的院子,突然觉得这奖品像个烫手山芋。

2

半夜三点,李桂芝摸黑溜进堂屋。

“死电匣子,一天耗两节电池……”她嘟囔着撬开收音机后盖,突然听见极低的说话声。

“……深圳将成为经济特区……”

李桂芝手一抖,柜子后头突然窜出个人影,吓得她差点喊出来。

“妈?!”王志国头发支棱着,手里还攥着《无线电手册》,“您、您也起来听……听敌台?”

“放屁!我找夜壶!”李桂芝老脸通红,突然盯住儿子,“你天天半夜捣鼓这玩意儿?”

王志国缩着脖子点头:“就听听技术讲座……厂里进口设备老坏,我寻思学学……”

里屋传来周秀兰的咳嗽声,母子俩同时僵住。李桂芝把电池往儿子手里一塞:“省着点用!”转身时却听见收音机里飘出一句:“万元户黄新文靠养鹌鹑年入万元……”

她脚步顿了顿,没回头。

第二天早饭,周秀兰发现收音机声音沙哑:“怪了,新电池怎么没电了?”

王小花举手:“我昨晚看见奶奶往灶膛藏东西!”

李桂芝一筷子敲在孙女碗上:“吃你的饭!”灶膛里,五节电池排得整整齐齐。

3

早上开班组会的时候,车间主任老刘敲着搪瓷缸子宣布:"市里要办技术骨干培训班,咱厂分到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