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团队的几个人,每天顶着烈日,走村串户,耐心讲解,免费提供试用装的有机肥,甚至亲手帮他们安装灌溉设备。有一次,为了赶在播种前完成一个村子的设备安装,我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累得在田埂上就睡着了。
赵宇听说我的事后,打电话来劝我:“林默,别折腾了,回京城来吧,我爸能给你安排个好工作。你那破公司,能有啥前途?”
我只是说:“再试试。”
转机出现在一次天灾之后。那年夏天,省里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很多地方的庄稼都蔫了,甚至枯死。但那些用了我们灌溉系统和有机肥的田地,因为节水效果好,土壤保水能力强,庄稼虽然也受了影响,但减产幅度比其他地方小了很多。
秋收时,对比一目了然。用了我们技术的农民,收入比往年还略有增长;而没用到的,几乎颗粒无收。
这下,再也没人怀疑了。周围的村子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合作。“沃土”公司的名字,渐渐在当地打响了。
我们趁热打铁,又研发了适合南方丘陵地区的梯田种植优化技术,以及针对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每一项技术,都坚持“低成本、易操作、见效快”的原则,真正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公司规模慢慢扩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我们开始和大型农业企业合作,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农产品品牌,帮助农民把好东西卖个好价钱。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农业博览会。会上,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老板,看到我们展位上简陋的设备和包装朴素的农产品,撇了撇嘴,对身边的人说:“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搞农业了?就这土不拉几的东西,也能叫科技?”
他不知道,我们展位前的人,是最多的。很多合作社的负责人和农民,挤过来咨询技术,签下订单。
展会结束时,那个老板看到我们的签约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走过去,对他笑了笑:“农业科技,不是看包装有多花哨,而是看能不能真正帮到农民。”
他脸一红,没敢接话。
这几年,我依旧保持着低调。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吃着最简单的饭菜,住的房子也只是个普通的小区。公司里的年轻人都叫我“默哥”,没人觉得我是个“老板”。
但“沃土”的影响力,却在悄然扩大。我们的技术推广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帮助数百万农民增收致富。我们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进了千家万户。
11. 登顶,初心不改
十年后。
“沃土”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农业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农业技术研发、标准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村电商等多个领域,市值突破万亿。
在最新公布的华国富豪榜上,我的名字,出现在了榜首。
消息一出,轰动了整个商界。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新晋首富,竟然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80后”,低调得几乎没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