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除了维修师老陈,还有三个志愿者帮忙整理展品,”老周翻开登记簿,纸页上记录着名字和时间,“大学生小林负责记录文物信息,历史系教授张博来做学术指导,还有钟表收藏家赵文博先生,他是博物馆的最大捐赠人,昨晚特意来确认展品摆放位置。”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队长张涛带着技术人员仔细勘查。技术人员在展柜锁孔里提取到了一枚模糊的指纹,经过初步比对,与维修师老陈的部分指纹特征吻合。老陈被带到问询室时情绪激动,花白的头发都竖了起来:“我昨晚十点就离开了!离开前还仔细检查过星象钟,齿轮明明好好的!那指纹是我日常维修留下的,每天接触怎么可能没有指纹?这不能算证据!”

林默没有参与审讯,他在“星空阁”里踱步,目光停留在墙壁上的壁画。壁画描绘着古代天文台的景象,画中一位天文学家正在观测星空,手里拿着的星盘上刻着奇怪的符号。他用手机拍下符号,放大后发现与星象钟被改动的指针方位完全吻合,都是猎户座的星图排列。

“这壁画是什么时候绘制的?”林默问跟在身后的老周。

“是去年重新装修时请人画的,”老周回忆道,“当时赵文博先生还特意要求加入星象元素,说这样才符合‘星空阁’的主题。他对天文历法很有研究,家里还有个私人天文台。”

中午时分,林默在博物馆的休息区见到了另外三位嫌疑人。大学生小林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手指不停地转着钢笔,说话时有些结巴:“我昨晚一直在整理标签,没、没靠近过星象钟……不过十点左右听到展厅有奇怪的声音,像是齿轮转动卡住的咔嗒声,当时以为是老陈在调试就没在意。”

历史系教授张博穿着熨帖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放大镜正在研究一份古籍拓片:“我昨晚九点就离开了,离开前和赵先生聊了几句星象钟的历史。那座钟确实是珍品,尤其是核心齿轮上镶嵌的蓝宝石轴承,在月光下会发出荧光,是拉绍德大师的标志性工艺。”

收藏家赵文博坐在皮质沙发上,指尖夹着一支雪茄,神情自若地品着咖啡:“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大概十点半左右。老陈当时还在收拾工具,我们一起锁的展厅门。不过我注意到星象钟的展柜钥匙放在老周的办公桌上,就那么敞着,谁都能拿到。”

林默注意到赵文博的袖口沾着细小的木屑,颜色与“星空阁”地板的橡木材质一致,而他的鳄鱼皮鞋鞋底有一道新鲜的划痕,像是被金属锐器划过。“赵先生对钟表修复也有研究?”

“略懂一些,”赵文博吐出一口烟圈,“收藏久了自然会了解。我最近正在研究磁性在钟表中的应用,老陈还向我请教过相关问题。”

下午,技术人员有了新发现:展柜底部的青铜碎片来自一种罕见的古董发条装置,含有高比例的锡和铅;落地钟里的银色丝线含有钨丝成分,通常用于精密仪器的传动;更奇怪的是,星象钟原本放置齿轮的凹槽里,检测到了微量的荧光粉末,成分与张教授提到的蓝宝石轴承完全吻合。

“荧光粉末?”林默突然想到什么,“昨晚的月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