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末班车

暴雨砸在挡风玻璃上时,老周正在数仪表盘上的里程数。

“217.6”,红色数字在雨雾里抖得像条蚯蚓。他掐灭烟头,烟蒂弹进车门旁的铁盒,盒里已经堆了半盒,每个烟蒂上都留着深浅不一的牙印——这是他开“盘山1路”末班车的第十五年,养成的怪癖。

“师傅,还有多久到瓦窑沟?”

后排传来个女声,带着点怯生生的颤。老周从后视镜瞥了眼,是个穿白裙子的姑娘,怀里抱着个帆布包,包角露出半截红色的绸带,像沾了血。车后座还坐着三个人:穿西装的男人一直在看表,金属表带在昏暗的车厢里闪着冷光;戴斗笠的老头背对着前座,斗笠的竹篾间露出几缕白毛,像是很久没梳过;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抱着个布娃娃,眼睛直勾勾盯着窗外,睫毛上挂着水珠,不知道是雨还是泪。

“快了。”老周扯了扯领口,车里的霉味混着雨气,让他有点喘不上气,“过了前面那道‘鬼弯腰’,再绕三个弯就到。”

“鬼弯腰?”白裙姑娘往窗边缩了缩,“这名字……”

“以前是乱葬岗。”老周踩下油门,公交车碾过积水的路面,溅起半米高的水花,“十年前山洪暴发,冲出来几十具棺材,都卡在那道弯的石缝里,太阳一晒,棺材板能在石头上烙出印子。”

西装男突然合上表盖,金属碰撞声在车厢里格外刺耳:“师傅,麻烦开快点,我赶时间。”他的袖口沾着点泥,像是刚从地里爬出来。

老周没理他。盘山1路的规矩,天黑后过“鬼弯腰”必须挂二挡,灯要开远光,喇叭得连按三下——这是前几任司机传下来的,说能“请”开路上的东西。他转动方向盘,公交车像条泥鳅钻进雨幕,车头的远光灯突然扫到路边站着个黑影。

是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手里拄着根竹拐杖,背篓里装着些圆滚滚的东西,用黑布盖着,隐约能看见上面的泥。

“师傅,停车!”白裙姑娘突然喊道,“我认识她,是瓦窑沟的王婆婆!”

老周皱眉。瓦窑沟的人都知道,末班车从不拉路边拦车的,尤其是雨夜里的老人。但他还是踩了刹车,公交车在湿滑的路面上滑出半米,停在老太太面前。

“多谢师傅。”老太太佝偻着腰上车,拐杖在台阶上敲出“笃笃”的响,背篓里的东西动了动,发出“咕叽”的声音,像有活物在里面。她往投币箱里扔了个东西,不是硬币,是块暗红色的东西,落在箱底发出“咚”的闷响。

“王婆婆,您这背篓里装的啥?”白裙姑娘好奇地问。

老太太没回头,斗笠下的脸藏在阴影里:“给我家孙子带的口粮。”她往车厢后排走,经过小女孩身边时,背篓里的黑布突然被顶起个角,露出里面的东西——是个婴儿的拳头,指甲缝里全是泥。

小女孩手里的布娃娃突然掉在地上,娃娃的脸是用布缝的,眼睛是两颗黑纽扣,此刻正对着老太太的背影。

公交车重新启动,老周从后视镜看了眼那个布娃娃,突然觉得不对劲——娃娃的嘴角好像咧开了,缝补的线崩开了几缕,像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