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精准、犀利,直指技术细节和设定逻辑的深层关联。会场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和赞叹。主讲人眼睛一亮,显然对这个切入角度很感兴趣。
林溪也愣住了。她从未想过,一个看似冰冷的计算机系男生,会对科幻作品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提出的问题如此专业且富有洞见。那层“冰山”的表象之下,似乎涌动着某种对未知和逻辑的热情。一种刮目相看的情绪油然而生,混杂着之前积攒的好奇,让她心里那点微弱的勇气小火苗又蹿动了一下。
当主讲人邀请大家就这个问题继续探讨时,一股冲动压倒了林溪的羞怯。她深吸一口气,在夏萌惊讶的目光中,举起了手。拿到话筒时,手心全是汗。
“我…我想补充一点,”她开口,声音还带着点不稳,但努力清晰,“从文学隐喻的角度看,舰队保留原始动力系统,或许…或许不仅仅是战术冗余。它更像是一种绝望中的象征,象征着人类在科技被彻底锁死后,对自身文明‘原始’起点的一种本能回溯和依恋,一种…一种在绝对力量碾压下,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微弱坚持。这种坚持在逻辑上可能脆弱,但在情感上…” 她顿了顿,鼓足勇气看向沈屿所在的方向,虽然灯光昏暗看不清他的表情,“在情感上,它构成了悲剧张力的重要部分。”
她说完,脸颊滚烫,几乎不敢看任何人的反应,匆匆放下话筒缩回角落。会场里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一片掌声,主讲人也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林溪低着头,心脏还在狂跳。她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成立,也不知道那个角落里的沈屿会怎么想。但那一刻,她仿佛突破了一层无形的茧,在思想的碰撞中感受到一种奇异的畅快。而那个关于还伞的难题,似乎也因为这场短暂的交锋,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了。
---
沙龙结束时已近晚上九点。深秋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凉意,从活动中心敞开的门洞灌进来。林溪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手臂,看着人流逐渐散去。那把被仔细擦拭过、伞柄上的银色星球挂饰在灯光下闪着微光的黑伞,就放在她脚边的书包旁。
是时候了。
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手心微微出汗。她做了几次深呼吸,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终于,她看到沈屿随着最后几个人走出了阶梯教室的门。他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侧脸在走廊顶灯下显得轮廓分明。
林溪弯腰抓起书包和那把伞,小跑两步追了上去,在他身后两步远的地方停下。
“沈屿同学!”她鼓起勇气叫了一声,声音在空旷些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
沈屿脚步一顿,转过身。看到是她,他似乎有一瞬的微怔,随即目光落在了她手中的那把熟悉的黑伞上。
“你好,”他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平静的调子。
“谢谢你那天的伞。”林溪上前一步,双手将伞递过去,脸上努力维持着一个得体的微笑,声音却还是泄露了一丝紧绷。她甚至不敢直视他的眼睛,视线只敢落在他针织衫的第二颗纽扣上。
沈屿伸出手,接过伞。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再次不经意地碰到了林溪递伞时微微前伸的指尖。
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