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灼烧的石屑
我的指甲缝里还嵌着东郡遗址的黄土,掌心却已经沁出冷汗。凌晨三点的考古帐篷里,光谱仪的蜂鸣声突然拔高,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曲线像条活蛇,缠住了我后颈的汗毛。
“陈队,这数据……” 实习生小林的声音发颤,手里的保温杯 “哐当” 撞在金属桌腿上。我没工夫回头,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将陨石残片的元素分析结果放大。锶同位素比值异常偏高,这种只有在现代工业废料里才会出现的数值,竟然出现在两千两百年前的石头上。
帐篷帘被风掀起,带着沙砾的寒气灌进来。我盯着屏幕上那块灰黑色的残片照片,它是上周从探方 H7 层挖出来的,表面还留着烧灼的焦痕。史书记载秦始皇当年把陨石烧成了灰,但我们在夯土层下发现了几十片未被完全焚毁的碎屑,其中这片编号 H7-3 的残片边缘,有一道极细微的人工凿痕。
“会不会是仪器故障?” 小林抱着胳膊跺脚,戈壁的秋夜已经冷得刺骨。我摇摇头,摸出烟盒抖出支烟,打火机擦了三次才燃起火苗。烟雾模糊了镜片,我想起昨天开棺时的情形 —— 那具在陨石坑附近发现的骨架,指骨缝里残留着和残片相同的黑色粉末。
“把 H7 探方的土壤样本拿过来。” 我猛吸口烟,尼古丁没能压下喉咙的干涩。小林抱着纸箱跑过来时,我已经将土壤样本装进检测皿。光谱仪再次启动,这次的蜂鸣声更加尖锐,屏幕上的红色曲线几乎要冲破临界值。
“这不可能!” 小林的保温杯掉在地上,枸杞和菊花撒了一地。土壤里的重金属含量远超正常水平,其中汞的浓度甚至接近现代电池厂的污染标准。我掐灭烟头,突然注意到残片照片上的凿痕,那角度和深度,像极了某种特定的刻刀工艺。
帐篷外传来汽车引擎声,我掀帘出去,车灯晃得人睁不开眼。副驾驶下来个穿西装的男人,皮鞋踩在沙砾上格外刺耳。他掏出证件晃了晃,国安局的徽章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陈教授,接到举报,你们发现的文物可能涉及重大历史造假。” 男人的声音没有温度,身后跟着两个穿黑夹克的人,径直走向存放陨石残片的恒温箱。我的心沉了下去,手指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 U 盘,里面存着完整的检测数据。
“这是正常的考古发现。” 我挡在恒温箱前,后腰抵住冰凉的金属壁,“所有流程都有记录。” 男人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掏出份文件:“有人举报你们用现代石料伪造陨石残片,目的是歪曲历史。” 他的手指点在文件上的红章,“现在需要封存所有样本和数据。”
小林在我身后发抖,我能感觉到他抓着我衣角的手在用力。风沙突然变大,卷起的沙砾打在帐篷布上噼啪作响。我盯着男人胸前的工作证,照片上的脸在阴影里显得模糊不清。这时光谱仪的警报声再次响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急促。
“等等!” 我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冲进帐篷。屏幕上的 H7-3 残片图像被放大到极致,在凿痕边缘有几个像素点呈现出异常的荧光反应。我抓起放大镜凑到实体残片前,心脏狂跳起来 —— 那焦黑的表面下,隐约能看到半个 “皇” 字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