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个褶
我爸凑过去闻,喉结跟着吞咽的动作滚了滚,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闻着就鲜,比食堂的菜强百倍。” 他说着要去接我妈手里的包子,两人的手在半空碰了碰,又慌忙缩回去,像两个偷吃糖果被抓包的孩子。
媳妇端着热水回来,瓷杯磕在茶几上发出轻响,惊得我妈赶紧把包子藏进围裙兜里—— 动作太急,韭菜馅从破皮处漏出来,沾在藏蓝布上,洇出星星点点的绿,像老家菜园里刚冒头的韭菜芽。
“爸,您尝尝这个鸡爪,是小敏下午刚卤的。” 我把媳妇推到厨房前卤好的鸡爪往我爸面前挪,他却盯着笼屉里的包子直看,筷子在鸡爪上方悬了悬,又落在空碗里:“我不饿,你妈早上烙的饼还在兜里,吃那个就行。” 布袋子里窸窸窣窣响,我妈真摸出半块凉透的饼,饼边硬得像石头,她却掰成小块往我和媳妇碗里塞:“就着包子吃,香。”
媳妇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把热水往我妈杯里添得满出来:“妈,别吃凉的,我给您热包子去。” 我妈慌得摆手,围裙上的韭菜馅跟着抖:“别折腾,十二个包子够吃,我和你爸就尝个味儿,晚上还得回去喂鸡呢。” 她这话像把刀,把“路过”的遮羞布划开条缝——老家离城里二十里地,喂鸡不过是借口,想给我们送菜才是真。
我爸终于拿起个包子,咬了口就被烫得直哈气,却含糊不清地夸:“面发得好,比你奶奶蒸的强。” 我妈在旁边拍他背,趁机把自己手里的包子塞给他:“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两人推推搡搡间,包子上的褶全被揉平了,露出满满的韭菜鸡蛋馅,像他们藏不住的疼惜。
窗外的夕阳漫进来,给布袋子里的土豆镀上层金。我看着笼屉里剩下的包子,突然明白这十二个褶是爱的刻度——我妈数的不是包子,是把牵挂分成份的计量;我爸藏的不是凉饼,是把苦嚼成甜的知足;媳妇掐的那下不是怨,是把委屈酿成理解的温柔。
媳妇把最后一个包子掰开,一半塞给我妈,一半递给我爸:“以后别老说路过,想来看我们就大大方方来,我多蒸几笼,管够!” 我妈眼角的皱纹笑成了包子褶,把包子往我媳妇嘴里送:“你吃,你瘦,得多补补。” 我爸在旁边嘿嘿笑,把包子馅里的鸡蛋全挑给我:“你上班费脑子,吃蛋黄。”
热气渐渐散了,包子褶在微凉的空气里塌下去,却把暖留在了屋子里。我妈把布袋子里的土豆倒在茶几上,说“放久了要发芽”,我爸掏出用报纸包着的土鸡蛋,说“鸡刚下的,还热乎”。媳妇擦了擦额头的汗,把新蒸的包子往保温桶里装:“明天给爸妈送过去,让他们也尝尝刚出锅的热乎劲。”
我看着保温桶上蒸腾的热气,突然觉得这十二个包子的故事,会像布袋子里的土豆和鸡蛋,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生根发芽——那些数不清的褶、推来让去的馅、藏在围裙里的疼惜,都是家人之间最珍贵的默契,把“路过”的偶然,熬成了“常来”的必然,把十二个包子的局促,蒸成了一辈子的圆满。
第一章:布袋子里的菜园
媳妇解围裙的动作快得像阵风,我爸的布袋子“咚”地砸在桌上,带泥的土豆滚出来,撞在我给媳妇买的水晶杯上。“路过瞅瞅”这话我妈说得轻巧,可我看见她裤脚沾着的草屑,就知道他俩天不亮从老家菜园摘了菜,倒了三趟公交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