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此刻,那句贴在冰箱上的“你可以教一教爸爸妈妈吗?” 猛地跳进脑海。我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前倾,努力让自己的眼神聚焦在他脸上,流露出真实的兴趣:“哦?蚂蚁在爬?” 我顺着他的话题往下问,“那你观察得好仔细呀!它们是怎么爬的?排着队吗?你可以…教教妈妈怎么看吗?”

小宇再次愣住了。他抬起头,筷子停在半空中,嘴巴微张着,像条离水的小鱼。他看着我,眼神里的戒备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困惑和惊奇。他似乎在努力分辨我是不是认真的。几秒钟后,他舔了舔嘴唇,声音比刚才清晰了一些,也稍微连贯了一些:“就…就是,好多蚂蚁,排着队,抬一个…一个很小的叶子碎片,往一个小洞里搬……” 他边说边伸出小手比划着,眼睛开始亮起来,一种分享的兴奋感悄悄爬上他的眉梢。

“真的吗?那它们是怎么配合的呀?谁是领头的?” 我继续追问,努力扮演一个好奇的学生。

“我…我没看清谁领头,”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但话匣子显然打开了,“但是它们好厉害!那么小,抬那么大块东西!有条不紊!” 他居然用了个新学的成语,虽然发音还有点生硬。

那一顿饭,吃得前所未有的久。话题围绕着蚂蚁、树皮上的纹路、天上飞过的鸟,幼稚却充满了生机。餐桌上不再是沉默的战场,而是流动着一种生涩却温暖的气息。我看着他兴奋得微微发红的小脸,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那十句看似简单空洞的话语,或许真的蕴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正在笨拙地敲打着一扇紧闭的门扉。

期中考试的阴云如同实质般沉甸甸地压下来。空气里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味。连续几个晚上,小宇房间的灯光都亮到深夜。门缝下透出的光线,像他无声的焦虑,在客厅的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我偶尔经过,能听见里面传来书页烦躁的翻动声,笔尖重重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他压抑不住的、带着浓浓疲惫和挫败的叹息。

这熟悉的场景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勒得我也几乎喘不过气。那些刻在骨子里的催促——“还不赶紧复习!”、“现在知道急了?早干什么去了!”——无数次地涌到嘴边。它们像本能一样自然,带着我熟悉的、试图用压力鞭策他前进的惯性。然而,每一次话要出口时,冰箱上那张便签纸,尤其是最后那句“不管怎么样,爸妈永远爱你”,就会清晰地浮现出来,像一道微弱的屏障,挡在那些尖锐的语言之前。

我知道,此刻他需要的不是鞭子,而是浮板。

临考前的最后一晚,夜已深。我端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轻轻推开他的房门。他正伏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将他小小的身影笼罩其中,肩膀耷拉着,显得异常疲惫和脆弱。桌上摊开的习题册上,布满了橡皮擦用力擦拭后留下的灰色痕迹,像他此刻混乱而焦灼的心境。他听见动静,没有回头,只是身体更僵硬了些,仿佛在等待着预料中的暴风雨。

我走过去,把牛奶轻轻放在他手边,温热的杯壁触碰他冰凉的手指。他没有躲开,但也没有任何反应,头埋得更低了。

我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温和,像夜色里缓缓流淌的溪水:“小宇,” 我顿了顿,看着灯光下他紧绷的侧脸线条,“明天就要考试了,紧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