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喝的水从哪里来?"她问道。年轻人指向村外一处浑浊的池塘。苏瑶取来水样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她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药丸给女孩服下,又教村民们如何净化水源。
当晚,苏瑶和林伯借宿在村长家。夜深人静时,老人突然把苏瑶叫到跟前:"丫头,你还记得墨尘留下的那张地图吗?"苏瑶点点头。林伯从怀中掏出一块残缺的皮纸:"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发现陈家村附近可能也有一处宝藏。"
第二天,苏瑶借口采药,按地图指引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里面黑漆漆的。她举着火把小心前行,忽然脚下一空,整个人跌入一个地下洞穴。等她回过神来,发现面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古老的文字:"济世者得之"。
石碑后是一个石室,里面整齐摆放着十几个陶罐。苏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各种药材种子和制药工具。最让她惊喜的是墙上刻着的密密麻麻的药方,其中就有治疗水源污染疾病的配方。
回到村子后,苏瑶将发现告诉了林伯。两人决定留在陈家村一段时间,帮助村民们重建家园。他们教村民种植药材,改良水质,还按照石室里的图纸修建了简易的过滤系统。
三个月后,陈家村焕然一新。生病的村民陆续康复,新种的药材也长势喜人。临别那天,全村人含泪相送。村长拉着苏瑶的手说:"姑娘,你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啊。"
回鹿鸣村的路上,林伯突然在一处山崖边停下脚步。夕阳的余晖洒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他望着远方说:"丫头,墨尘当年寻找的宝藏,或许从来就不是金银财宝。他留下的真正财富,是这份济世救人的心啊。"
苏瑶若有所思。回到村子后,她将这些年行医的经验整理成册,又召集村里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济世队"。他们定期到周边贫困的村庄义诊,传授农耕和医药知识。
岁月如梭,当年的小姑娘如今已是满头银发。鹿鸣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仁心村",而苏瑶的故事也被编成歌谣,在乡间传唱。每当有人问起她救人的初衷,老人总是微笑着说:"我只是在传递一份来自远方的礼物。"
苏瑶七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整个山区。起初只是几个村庄有人发热咳嗽,不到半月就蔓延开来。病患的症状与普通风寒相似,但病情恶化极快,许多壮年人也难逃厄运。
消息传到鹿鸣村时,苏瑶正在药圃里照料草药。她立刻召集济世队的成员,准备药材和防护用品。村里年轻人都劝她不要亲自前往:"您年纪大了,万一染上病可怎么办?"苏瑶摇摇头,眼神坚定如初:"我活了这么多年,见过的瘟疫不下五次。这次情况特殊,我必须去。"
第一站是受灾最严重的柳树沟村。沿途所见触目惊心——田地荒芜,村舍紧闭,路旁不时可见新坟。到达村口时,几个手持棍棒的村民拦住了他们:"外村人不得入内!会把病带进来的!"苏瑶掀开斗篷,露出满头的白发:"我是鹿鸣村的苏大夫,来给你们治病的。"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