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咒骂声中,我站了起来。
我径直走上讲台。
在全班的注视下,我拿起了那根白色的粉笔。
粉笔灰沾了我一手,冰冷,干燥。
我转身,面对黑板,面对下面一张张绝望、麻木、怨毒的脸。
我一笔一划,清晰地写下了一行字。
“我最大的遗憾,是走进了这间教室。”
写完最后一个字,我扔掉粉笔,走下讲台。
整个教室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黑板上的那行字。
这句话,是假的吗?
不,对于教室里的每一个人来说,这都是最真实的感受。
这句话,是秘密吗?
是的,虽然它被写在了黑板上,所有人都看见了,但是谁也无法证明别人知道,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句话,足够遗憾吗?
走进这里,就意味着告别了阳光、自由和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遗憾?
它绕开了规则二的陷阱,又同时满足了规则一和三。
短暂的死寂后,一个同学反应过来,抓起笔,在自己的试卷上抄下这句话。
一个,两个,三个……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在试卷上奋笔疾书。
教室里绝望的气氛一扫而空。
只有林雪,脸色煞白地看着我,嘴唇不住地哆嗦。
她那套交换秘密的算计,被我这个阳谋打得粉碎。
“叮铃铃——”
下课铃响了。
班主任从门外走进来,她看了一眼黑板上的字,又看了看下面几乎一模一样的试卷。
她面无表情地宣布。
“全员,通过。”
4、
我第一次公开打破了规则的闭环,带领所有人活了下来。
我以为会迎来片刻的喘息,哪怕只是一点点来自同学的认同。
我错了。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视线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我身上。
“因为陈默同学的行为,扰乱了本次考试的正常秩序,扼杀了同学们展示个体独特性的机会。”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我心口一窒。
“这种以集体之名,行破坏规则之实的行为,对班级的长远发展是有害的。”
我简直想笑。
在这个随时会死人的地方,她居然在谈“长远发展”?
“为了量化每位同学对班级的价值,从现在起,引入‘班级贡献值’系统。”
黑板上浮现出一个表格。
上面是所有人的名字。
在林雪的名字后面,出现了一个绿色的“+10”。
班主任的声音没有起伏:
“林雪同学,在考试中积极思考,试图遵守并维护规则的独立性,值得嘉奖。”
而在我的名字后面,是一个红色的“-20”。
“陈默同学,虽然带领全员通过,但其行为的本质是投机取巧,破坏规则,记为负分,以儆效尤。”
这套颠倒黑白的逻辑,让我一阵恶心。
我救了他们,却成了罪人。
而那个试图套路我、出卖所有人的林雪,反而成了“优秀学生”。
班上同学最初的错愕,很快就变了味。
他们看我时,感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疏远。
他们害怕我这个“负分者”会连累他们。
林雪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
她在同学间穿梭,用她惯有的甜柔声音,散播着对我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