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原因很简单。”我顿了顿,清晰地吐出最后几个字,“因为新娘,配不上这枚戒指。”

说完,我不再看任何人,无视身后瞬间爆发的巨大哗然、议论声浪,以及可能来自化妆间方向的、林薇薇那歇斯底里的尖叫——虽然隔音良好的门板将其过滤得模糊不清。我挺直背脊,攥着那枚冰冷的传家钻戒,一步一步,走出了这个精心布置的、金碧辉煌的牢笼。身后,是我耗费心血筹备数月、期待已久的婚礼现场,此刻它像一个巨大的笑话,在喧嚣中轰然倒塌。

阳光毫无遮拦地照在脸上,有些刺眼。我站在酒店门口车水马龙的喧嚣里,掌心那枚钻戒的棱角硌得生疼。没有想象中的悲愤欲绝,只有一种被彻底掏空后的麻木,像潮水般漫过四肢百骸。口袋里的手机在疯狂震动,屏幕上跳动着林薇薇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串刺眼的未接来电提示。我直接按了关机键,世界瞬间清静了。

打车回到那个曾经被称作“婚房”的公寓。指纹锁发出“嘀”的一声轻响,门开了。里面的一切都还保持着“喜庆”的模样——玄关挂着囍字,茶几上摆着没拆封的喜糖盒,沙发上甚至还丢着林薇薇昨晚换下来的真丝睡袍。空气里残留着她惯用的香水味,此刻闻起来却像一种腐朽的甜腻。

我没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暮色,径直走向书房角落那个落满灰尘的旧皮箱。那是奶奶留下的,据说是外公年轻时用过的,老派而结实。钥匙插进有些生锈的锁孔,转动时发出艰涩的“咔哒”声。掀开箱盖,一股陈年的樟脑和旧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

箱子里东西不多,几本泛黄的相册,一些零碎的老物件。我的目标很明确,手指直接探向箱底。指尖触碰到一个硬硬的、用深蓝色绒布包裹着的长方形物体。拿出来,拂去绒布上细微的灰尘,解开系着的丝带。

一本深蓝色硬皮册子显露出来,封面上没有任何浮夸的烫金或宝石镶嵌,只有一行简洁流畅的烫银英文花体字:“Gemological Expertise & Heritage”。下方,是一个小小的、线条优雅的篆体“沈”字徽记。册子的边角已经磨损,透出岁月沉淀的温润光泽。翻开扉页,一行苍劲有力的钢笔字映入眼帘:“赠予吾孙周明,望承此志,明辨真伪,守心如玉。”落款是奶奶的名字:沈清如。

我的手指抚过那行熟悉的字迹,冰封的心脏深处,似乎被注入了一丝微弱的暖流。这本凝聚了沈家几代人心血、记载着无数珍品图谱和鉴定心得的册子,奶奶在我考上大学那年郑重地交给我,当时只觉得是长辈的一份期许和念想。后来忙于学业、工作,陷入与林薇薇的热恋,它就被我束之高阁,渐渐遗忘在角落。奶奶也从未再提起,仿佛这真的只是一份普通的纪念品。

我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到地板上,就着窗外最后一点天光,翻开了这本沉甸甸的册子。纸张已经泛黄变脆,翻动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里面并非枯燥的理论,而是图文并茂。奶奶用娟秀的字迹详细记录着各种宝石的特性、产地、切割工艺的优劣,旁边附着精致的铅笔素描图谱。更多的是她对经手过的著名珠宝的鉴定笔记和感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和对精湛工艺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