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里掉出一本泛黄笔记本,我随手写下一句“你是谁”。
随后笔记本浮现歪扭字迹:“俺叫陈树生,在放牛。”
后来他字迹带血:“日本人杀了爹娘,小妹死前一直哭。”
“替我看看太平日子,成不?”这是他最后一句话。
“不!”我嘶哑着抓起笔,泪水汹涌,笔尖颤抖:
【陈树生!我听着呢!你说啊!你想说什么?!】
【我替你看着呢!太平日子!】
【我看到了!有明亮的房子!有学校!孩子们都上学!不用挨饿!没有地主!没有鬼子!】 【我看到了!陈树生!】
【我替你看着呢!你听见没有?!】
—————————————————————————————
1.
泛黄的纸页薄得像蝉翼,带着一股陈年旧书的呛人尘土味。
它毫无征兆地从我摊开的高中历史课本里滑出来,轻飘飘地落在书桌上摊开的“淞沪会战”那一节插图上。
插图里硝烟弥漫。
我捏起那本子,简陋的草纸封面,边缘磨损得毛毛糙糙,没有名字,里面是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铅笔字,间或夹着些古怪符号。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
无聊透顶。
历史老师的声音在讲台上嗡嗡作响。我鬼使神差地抽出黑色水笔,带着点恶作剧的戏谑,飞快写下: 【你是谁?】
墨迹瞬间在粗糙纸面洇开,清晰无比。我撇撇嘴,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好笑,随即把本子塞回书里,很快忘了这事。
接下来的发现让我彻底懵了。
仅仅过了几分钟,也许更短!
当我再次无聊翻开本子时,那空白的纸页下方,竟然浮现出新的铅笔字迹! 字迹歪歪扭扭,像刚学会写字的孩子用尽力气刻下的: 【俺叫陈树生,在放牛。】
我有些狐疑地看了一下同桌,看他正在认真的听课,不像是做了恶作剧的样子,况且才几分钟,也没有作案时间啊?
我感觉有点古怪,难不成遇见了什么灵异事件了?荒诞与兴奋的电流窜过脊背。
我深吸一口气,激动地写下: 【你在哪里?现在是什么时候?】 墨迹清晰。
我屏息等待。一分钟,两分钟……失望如潮水漫上。
就在我几乎放弃时,下一秒,新的铅笔字迹挤在下面: 【俺在陈家坳!俺爹说今年是庚午年!牛不听话,啃了王财主家的青苗,挨了顿打,疼。】
庚午年……,我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算了一下,1930年!民国十九年!指尖瞬间冰凉。
1930年……放牛娃……王财主……挨打……这些词像碎玻璃扎进我的认知。
我猛地合上本子,掌心全是冷汗。
我一反应是他在骗我,但转念一想,又相信了几分,毕竟笔记本都凭空出现字迹了,穿越时空似乎也不是没可能吧?
……
2.
往后的日子我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只是那个叫陈树生的放牛娃,回复消息很慢,有时候几分钟,有时候几个小时,甚至有几天才回复的情况。
就好像每一次交流都隔着漫长的时间之海。
我问他冬天的陈家坳冷不冷。
几天后,回复带着冻僵的僵硬:【冷!冬天的时候俺娘把旧棉絮都塞给俺和小妹了,她自己裹着破麻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