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躲在赵珩身后,委委屈屈:“臣妾只是听宫人说昭仪娘娘家乡话有趣,想着学来逗陛下开心,竟冲撞了娘娘。”秦昭仪的口音本就急,此时更急得跳脚:“你、你……”赵珩不耐:“昭仪若无事,便回吧。”

秦昭仪走后,赵珩揉了揉眉心:“你呀,别总招惹她们。”我偎进他怀里:“臣妾怕她们害陛下,才想先下手为强。”他笑得无奈:“小丫头,倒会找借口。”

日子一天天过,我在后宫的地位渐稳,可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顾亭雪。那夜我被薛娇娇的人推进荷花池,池水灌进肺里时,是顾亭雪跳下来救我,他抱着我上岸,低咒:“蠢丫头,不会躲?”我咳出池水,笑他:“督公不是秉公办事吗?”他别过脸:“本宫……瞧不得人命在眼前没了。”

如今我站在永寿宫的廊下,望着远处顾亭雪的轿辇,忽听小翠说:“姑娘,督公送了贺礼,是西域进贡的香料。”我拆开盒子,龙涎香的味道扑面而来,与他身上的香气一模一样。

正愣神间,赵珩的传唤到了。养心殿内,他批着折子,抬眸看我:“明日太后设宴,你同朕去。”我福身应下,却在次日的宴上,见到了意料之外的人,前太子的生母,静太妃。

静太妃鬓角已白,却仍穿着前太子生前喜欢的月白衫子,她望着我,突然开口:“哀家瞧着怜答应,很像故人。”我心下一惊,面上却笑得温婉:“能得太妃娘娘青眼,是臣妾的福气。”

宴席散后,我被静太妃叫去偏殿。她握着我的手,声音发颤:“你做的樱桃肉,和前太子妃做的,味道一样。”我垂眸掩住震惊,前世我从未听过前太子妃的事,看来这宫里,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秘辛。

“太妃娘娘谬赞了,臣妾只是粗笨手艺。”我恭谨回答,静太妃却突然落泪:“若我儿还在……”我忙跪下安慰,她却从袖中掏出一枚玉佩,塞到我手里:“这是太子生前的东西,你拿着,也算有缘。”

回永寿宫的路上,我摩挲着玉佩,忽觉颈间一凉,顾亭雪不知何时出现,他的乌纱帽压得极低,声音冷得像冰:“许答应好手段,连静太妃都能拉拢。”

我仰头望他,月光落在他肩头:“督公这话,臣妾不懂。静太妃念旧,臣妾只是陪她说了会话。”他的指尖划过我掌心的玉佩,突然冷笑:“前太子的东西,你拿着不嫌烫手?”

我扣紧玉佩:“督公若觉得不妥,臣妾这就还回去。”他却甩袖而去,夜风卷着他的衣摆,我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懂了,他不止是“九千岁”,他的身份,或许比我想的更复杂。

之后几日,我刻意疏远静太妃,却在一个雨夜,收到她的密信。信上说,要见我。我裹着斗篷去了静太妃的清宁宫,殿内烛火如豆,她握着我的手:“怜儿,哀家知道你是好孩子,有些事,哀家得告诉你……”

话未说完,殿外突然传来喧哗,顾亭雪带着御林军闯入,他的乌纱帽已摘下,露出冷硬的下颌:“静太妃,深夜私会宫妃,意欲何为?”静太妃色变:“顾亭雪!你敢弑太妃?”

他冷笑:“本宫只秉公办事。”说罢使了个眼色,御林军便要上前。我忙护住静太妃:“督公,静太妃只是与臣妾说些体己话,并无不轨。”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似有挣扎,最终却别过脸:“带走。”